- 建议使用笔记文件名 +ID 组合,这样笔记方便
- 建议使用.md 格式,真的
引用之前的帖子
-
每次大本版更新,都是提心吊胆,因为新特性总是在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已有的工作流
-
1.2.5 最大的改动便是文件名 ID 化,这直接导致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思源笔记 v1.2.0 发布,一个全新的开始 - LianDi (ld246.com)】写的承诺
1. 以后还会不会有类似这样大的改动?能不能不要随意砍掉我特别需要的功能?
这次调整方向的动作确实太大,我们完全重写了大部分代码,这样大的改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用户体验上我们正在逐步完善,把现在的功能做好、做稳、做到极致是第一要务,添加新特性会谨慎对待,并且不会再移除已有功能了(除非是实在没人用的功能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看了一些评论,结论:这个社区确实如网上很多平台说的那样戾气很重,懂的都懂,不多说】
【此贴不会删除,算是给后面的新人看看这社区的德性,懂的都懂不多说】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