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链面板优化建议

本贴最后更新于 9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是否觉得有必要改进反链面板?

单选 公开 永不结束 32 票
是,需要在反链面板直接看到内容本体
93% 30 票
否,现在比以前腰好
0% 0 票
其他(请在评论区补充)
6% 2 票

Github 上已有相关 issue,但是之前 2022 年十月份的回复是暂不考虑:

目前的反链面板刚刚打开是这样的:

image.png

默认按照修改时间排序,且无法记住上次的排序方式选择;默认全部折叠,光看着一个个的 dailynote 文件,根本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必须要一个个点开去看。

在反链面板改版之前,我要在反链面板中找到我想要的内容(确切地说,是整理一篇文档),整个步骤是怎样的呢?首先,通过搜索或者点击锚文本进入改文件,然后快捷键打开反链面板,只能可以根据原来的展示规则加上鼠标滚轮很快找到我需要的内容,不需要任何鼠标点点点,找到后,就可以将鼠标放上去,在悬浮框中进行编辑、拖动。

而现在的过程呢?我先进入该文档,然后快捷键打开反链面板,面对着一长串的日期陷入沉思……在极端情况下,我需要按照从上到下哦的顺序点开每一个节点,才能得知里面到底记录了什么。好在目前我用思源主要是记录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和时间有强相关性,我可以点击排序,选择按照名称升序或降序。运气好的话,我大概能够回忆起我应该是在 2022 年 10 月份做过的这件事情,然后就可以看一下那个月记录的文档,再一个个点开……

总结一下,利用反链面板整理文章大概是这样的

  • 改版前:打开页面-> 打开反链面板-> 根据展示层级规则能方便地找到要写入正文的内容-> 打开悬浮框,复制/移动块到正文
  • 改版后:打开页面-> 打开反链面板-> 选择按照名称排序-> 回忆大概是在哪个时间段记录的-> 若干次点击鼠标展开节点,找到需要的内容-> 复制/移动到正文

改版前的整理阻力是需要打开悬浮框;改版后的整理阻力是需要改变排序规则 + 鼠标若干次点击。(PS:没太注意改版前的排序规则,因为当时的使用场景不需要太关注日期,现在需要关注日期)

也许鼠标点点点也就是动一下手指,费不了太多时间,对于反链内容较少(只有五六条反链)的页面,也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内容。但一旦内容多了,点击的次数就会变多,但最最最大的阻力是:一次次鼠标点击带来的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会给我带来极大的负反馈。这样的负反馈在这几个月不断累积,到现在让我不再希望打开思源来记录笔记了,因为它让我很受挫。

个人认为,反链面板编辑器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贯彻一个理念:“反链即正文”。我写在 dailynote 中的内容,可以通过传递型双联传递到某个页面,然后我在这个页面的反链面板就可以看到我记录的所有内容,并且可以直接进行补充编辑,直接将其拖到真正的正文中。而现在,我的正文变成了一长串的日期,而不是我记录的内容了。我想要找到我自己写的记录,还需要付出一次次接受负反馈的代价。@deerain《双向链接时代的快速无压记录》的“后期乌云:查看与整理”一节提到:“弄清楚这个问题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让我们学会具体怎么整理,而在于让我们相信它是可以整理且方便整理的”。现在,作为使用思源一年半的用户,我知道在思源进行 dailynotes 流程是可以整理的,但至于方便,我已经无法相信了。

当然,目前的展示规则是没有变化的,下图可以作证,传递型双联和关联型双链的下级展示不同。

image.png

之前的 issue 中讨论了是否默认展开或加入一键展开按钮,我看到 V 姐的回复是性能问题无法一键展开。技术方面的难题可以理解,但四个月过去了,没有看到一点点想要改进的迹象,反而最近将属性视图放入了近期计划。并不是说该功能不重要,相反,这个功能出了我一定会使用。但在过去的一年,思源没有这么多的功能,却能让我和一大批 dailynotes 用户坚定地使用并相信它可以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但现在,作为双链笔记核心要素之一的反链面板被做废了一半(我一直认为思源笔记是一款双链笔记软件),其他锦上添花的功能却在一个个开启,我看着确实很不是滋味。最近订阅也要到期了,之前一直以为自己一定会续费,虽然我基本不怎么用同步功能,但就当是支持了,可现在,我却犹豫了。

之所以四个月过去了才提这个问题,也只是因为我最近用思源做整理时更多是在写周报月报,按照名称排序后,能够很方便找到最近一周做的工作内容。去做零散内容的整理大概也就三四次,但每一次都感到了很大的阻力。现在的思源,已经无法为我后期的整理提供保障了

说这么多,其实核心诉求只有两个:

  • 反链面板我需要看到的是按照原来规则展示出来的内容主体,而不是若干行毫无感情毫无生命的日期字符串
  • 软件可以记住用户指定的反链面板排序规则

当然,上面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并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使用的,或许也跟我使用方式有误有关系,还请评论区批评指正。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382 引用 • 109716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这个确实是重要的功能,但是我却没有了要求开发者做出来的需求了。我的认知是因为社区做出凑合能用的东西,现在用的还顺手,推断出其实真的就是性能问题的影响,做确实是不难的。

    我觉得开发者继而也是看到了社区的成果,所以也懒得在写一遍了。

    1 回复
  • soltus

    反链面板的展开,重要程度远不如文件历史的展开,那杀千刀的文件历史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优化

    1 回复
  • Sheep

    感谢,我也先拿这个顶一顶吧。只是不是官方做出来的,到底心里不踏实,有点信任危机了

  • 支持改进,自从反链面板改版以后就基本没怎么用过了 😂

  • 深有同感了,虽然说思源从全部文件备份、部分备份、到可以查看不同历史备份的文件这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但是手感真的不如就看单文档的全部历史。我就没用过几次文件历史。

    真不知道思源什么时候才能出一个查看单个文档的历史备份的面板。

  • deerain 4 赞同 via macOS

    感谢楼主发声。

    属性视图究竟要不要做,我个人觉得还需斟酌。

    现在之所以决定做,多半是因为用户们呼声太高;但是,但是,但是,做出来之后大家会发现,思源的属性视图跟 notion 的 database 并不一样,而 D 大也不可能一直投入时间精力死磕属性视图这个无底洞,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做出了一个长得像飞书多维表格但功能又比不上飞书多维表格的功能。我完全理解大家在期待什么,但有些事不是光期待就能实现的。

    在一个好不容易营造出了社区双链氛围的时期,思源暂停了对双链的优化,推迟了白板的开发,把属性视图提上了主要日程,而换来的,很可能只是部分用户一声声的:

    「用了之后有点失望,要不是 notion 没本地存储,我又怎么会转向思源,唉......」

    「双链都是噱头,白板根本没用,还是请 D 大赶紧把属性视图改成 notion 那样吧!」

    我觉得不值。

  • 全力支持楼主建议。

    我常在 QQ 群等地方说思源的核心是 RR 系的双链笔记,dailynote 流程的流畅使用应当是核心的功能,锦上添花的功能点都应该在完善和不影响 dailynote 流程的情况下来进行开发优化。而目前这个反链面板的确如楼主所说,很难运用,我通常都需要把反链全部点开才能开始拖拽操作(可以使用挂件但是毕竟不是原生),无压变成了更大的压力。

    目前社区各处想要 notion 的 database 的声量颇大,但是思源并无可能也无必要做出这种非笔记软件的大功能,做出属性视图换不了满意。双链笔记的用户又在这种偏离方向的环境下难以发声(QQ 群里近来已经很少在讨论 dailynote 等了)

    希望能“重振旗鼓”吧

  • abc1206

    可以试下 Query 挂件实现反链面板功能:利用挂件 Query 在笔记内显示反链内容

    学习 SQL 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但过了门槛能体验到自定义的方便。

  • 近期版本我们先加一下默认展开反链面板,感谢反馈 Issue #6083 · siyuan-note/siyuan

    2 回复
  • StarDustSheep

    在我刚开始使用 daily note 流程的时候,由于双链比较少,我还没意识到打开反链面板后不能直接查看到过往使用双链传递过来的信息的重要性。当我使用 daily note 给一个文档链接很多次记录了很多信息后,我来到了它的页面,打开反链面板,却只能看到一大片一大片日期数字,如果我想要查看我记录的信息的话,还得挨个去点击。

    在最开始使用双链传递的文档不多的时候还难以发觉反链面板没有全部展开有什么不妥,但一但这里的双链多了,你根本难以通过反链面板快速浏览关于这个主题的文档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所谓 daily note 的记录流畅性变成了笑话,因为你在需要回顾这些信息的时候居然还要花费不少时间挨个展开它们才能看到。

    image.png

    即使信息的输入变得简单,但如果查看变得困难,那和将信息只记载在对应主题文档中的传统笔记方法都一样有耗费精力不小的使用阻碍了。只不过传统笔记方法摩擦力出现在记录、分类信息的时候:当我想记录有关 X 的信息的时候,我需要使用文档树或者搜索功能找到一个适合存放这条信息的文档,如果我目前的笔记系统里没有这个文档,我就需要思考我在哪创建一个新文档,我要将其放在我笔记结构中的哪个位置。你记录的信息越是不成体系的、杂乱的、跨领域的,你这么操作的负担就越大。

    或许有人会说,你管理一个结构井然有序的笔记文档结构也就是文档树不就行了,但就拿我自己说,我在思源笔记里什么都记,我的日记(不是 daily note)在这里写,我的文章在这里写,我的读书笔记在这里写,我完成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过程还有最后的经验也都在这写,我上网看看一些有趣的想记住的事也会记到思源里……有太多我认为有必要记录下的文字信息,我都会放在思源里,我是真的把思源当“数字花园”,一个电子化、数字化的第二大脑来用的。我使用的过程中记录的信息大多数是散乱的、非系统性获得的,只有少部分适合给其做一个专门的文档纳入文档树、知识树体系中。

    如果每次记录信息都需要思考放在什么文档里,这个文档应该在文档树的什么位置,那长期使用就会带来极大的阻力。或许有一些善于管理,能将笔记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可以做到,但我认为只有少部分本来就有极大的学习动力和笔记使用热情的人才能长期坚持这套方法。而一般用户在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觉得这套流程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阻力,然后放弃做什么电子化笔记,或者慢慢地减少了在笔记软件里写东西的积极性。

    之前看别人的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概念“反链即正文”,如果反链中的信息不能轻松、快速地查看的话,那还算什么反链即正文。与其用思源我为什么不去用 Logseq?双链笔记又不是只有思源一个。如果不用双链这个特性,不用 daily note 流程,我看反链面板,那我要这块级粒度干嘛,我为什么不去用 obsidian?

    按我设想,当我打开反链面板时,我只需要鼠标滚轮上下滑动或是按住滚动条后滑动鼠标就能上下快速移动,快速浏览我使用双链传递过来的全部信息。而不是现在的需要和开箱似地挨个点开看。

  • 对于反链搜索跟全局搜索的使用体验有些相似,展示搜索出来的内容都有些重复,有些难以筛选,现在搜索已经优化很多个版本,希望能直接展示出来,用户可以自己去做选择,这样就不会下意识地忽略这个功能。我都已经快忘记了还有反链这个东西了

  • Sheep 1

    好的,麻烦了。还是建议 D 大有时间可以试着深入体验一下现在的思源笔记,尤其是多用用双链,多用用 daily note 流程,很多问题其实我觉得只要好好用了,就很容易发现

  • wslrj

    对非 dailynote 用户来讲第一眼还是希望能通揽反链的,D 大看看怎么取舍吧。另外如果能解决一次性全部展开不卡的话,建议还是把折叠按钮做两用好一点,即能展开也能折叠可玩性相对也会更高

    1 回复
  • 下个版本会加入全部展开按钮,也支持默认展开,可以根据自己设备性能来配置默认展开数。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JSON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易于人类阅读和编写。同时也易于机器解析和生成。

    53 引用 • 190 回帖 • 1 关注
  • GraphQL

    GraphQL 是一个用于 API 的查询语言,是一个使用基于类型系统来执行查询的服务端运行时(类型系统由你的数据定义)。GraphQL 并没有和任何特定数据库或者存储引擎绑定,而是依靠你现有的代码和数据支撑。

    4 引用 • 3 回帖 • 7 关注
  • JWT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用于双方之间传递信息的简洁的、安全的表述性声明规范。JWT 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RFC 7519),定义了一种简洁的,自包含的方法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的形式安全的传递信息。

    20 引用 • 15 回帖 • 27 关注
  • 酷鸟浏览器

    安全 · 稳定 · 快速
    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跨境浏览器

    3 引用 • 59 回帖 • 53 关注
  • Electron

    Electron 基于 Chromium 和 Node.js,让你可以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应用。它是一个由 GitHub 及众多贡献者组成的活跃社区共同维护的开源项目,兼容 Mac、Windows 和 Linux,它构建的应用可在这三个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15 引用 • 136 回帖 • 3 关注
  •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4 引用 • 18 回帖 • 639 关注
  • Thymeleaf

    Thymeleaf 是一款用于渲染 XML/XHTML/HTML5 内容的模板引擎。类似 Velocity、 FreeMarker 等,它也可以轻易的与 Spring 等 Web 框架进行集成作为 Web 应用的模板引擎。与其它模板引擎相比,Thymeleaf 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并正确显示模板页面,而不需要启动整个 Web 应用。

    11 引用 • 19 回帖 • 395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105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8 引用 • 367 回帖
  • JVM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是一个微型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硬件构架体系,还有相应的指令系统。能够识别 Java 独特的 .class 文件(字节码),能够将这些文件中的信息读取出来,使得 Java 程序只需要生成 Java 虚拟机上的字节码后就能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运行。

    180 引用 • 120 回帖 • 1 关注
  •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更可以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4 引用 • 15 回帖 • 441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2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81 关注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职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萌新烦恼少。

    127 引用 • 1708 回帖 • 1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3 引用 • 289 回帖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91 引用 • 4495 回帖 • 664 关注
  • 链书

    链书(Chainbook)是 B3log 开源社区提供的区块链纸质书交易平台,通过 B3T 实现共享激励与价值链。可将你的闲置书籍上架到链书,我们共同构建这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让闲置书籍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链书社

    链书目前已经下线,也许以后还有计划重制上线。

    14 引用 • 257 回帖 • 2 关注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7 回帖 • 445 关注
  • 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并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 Solidity,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 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合同和知识产权等等。

    34 引用 • 367 回帖
  • Love2D

    Love2D 是一个开源的, 跨平台的 2D 游戏引擎。使用纯 Lua 脚本来进行游戏开发。目前支持的平台有 Windows, Mac OS X, Linux, Android 和 iOS。

    14 引用 • 53 回帖 • 563 关注
  • Openfire

    Openfire 是开源的、基于可拓展通讯和表示协议 (XMPP)、采用 Java 编程语言开发的实时协作服务器。Openfire 的效率很高,单台服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用户。

    6 引用 • 7 回帖 • 118 关注
  • OpenStack

    OpenStack 是一个云操作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可控制大型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池。所有的管理通过前端界面管理员就可以完成,同样也可以通过 Web 接口让最终用户部署资源。

    10 引用 • 3 关注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9 引用 • 1251 回帖 • 393 关注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115 引用 • 319 回帖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9 引用 • 269 回帖 • 2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