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笔记与标签结构探讨

本贴最后更新于 45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斗转星移

与备受推崇的网状笔记记录方法相反,我是结构化笔记记录的坚定支持者。在我看来,任何无规则的记录方式一定会带来混乱。本文也是以结构化的思想来探讨双链笔记结构与使用的。

双链笔记结构

双链笔记结构是“隐形”的树状结构

  在我看来,双链笔记并非是网状结构,起码并不是无序的网状结构。即使不使用文档层级,以块为单位看待,其也是有树状结构的。其结构看起来如下图所示,a​节点引用了 b1​节点,而 doc1​和 doc2​是两个不同的文档。

graph LR subgraph doc1 a-->a1 a-->a2 end subgraph doc2 b-->b1 b-->b2 end a-.->b1

  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结构化,双链笔记的实际结构应该如下图所示:

graph LR root-->a root-->b subgraph doc1 a-->a1 a-->a2 end subgraph doc2 b-->b1 b-->b2 end b1-->a_ref subgraph doc1的引用 a_ref-->a1_ref a_ref--->a2_ref end

  从形式的角度出发,所谓”双链“,就是链接和反向链接。对于链接来说,并不是新事物,其就是在文本上增加了一个跳转到另外位置的功能,即使没有这个功能,也不影响我们理解文本本身。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反向链接。我认为,反向链接本质上就是在被引用块上增加了一个”虚拟“的下级节点,而这个下级节点,就是引用其的块。如此一来,笔记就被完全结构化了,笔记系统中不存在”网“,而是以一种嵌套或“隐形”的方式呈现树状结构。

  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双链所表示的关系一定是双向的。”父“对应”子“;”A 原因是 B“对应”B 的结果或影响有 A“,”某题的解使用了某方法“对应”某方法的实例或应用有某题“…一个块一定既可以放在其本身的位置,又可以放在其所引用块的下级位置。

基于笔记结构探讨的引用使用方法

  由于我将笔记结构视为完全的树状结构,所以我越来越不倾向于直接引用概念名,而是引用其子级或者说其属性。

  • 例如:

    • 华为[[手机]]​实际上引用的 手机​下的 手机品牌
    • 设立地役权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引用的是 登记对抗主义​下的 登记对抗主义的体现或践行​。

  引用子级的结果是,我笔记中存在大量的”空标题“,即标题下并没有直接的内容,相关内容全部在反向链接中。如果能够再将反向链接的内容显示在正文中,就笔记结构来说,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完美的笔记软件了。

当然,我还是自己动手写了一个思源笔记的插件实现了该功能(etchnight/siyuanPlugin-backLinkInDoc: 思源笔记插件,将反链指向块显示在文档中 (github.com))。但是由于这个插件修改了编辑器内的 dom 元素,尽管采取了一些方式,我仍无法确认这是否会带来副作用,如触发修改文档本身内容的事件(而不仅仅是修改展示的结果),这个插件可能永远不会上架插件市场。

标签系统

标签是离散块的集合

  表面上看起来,标签系统可能是下图所示的结构:

graph LR subgraph 笔记 a-->a1 a-->a2 a1-->a11[a1.1] a1-->a12[a1.2] end subgraph 标签 b_标签-->b1_标签 b_标签-->b2_标签 end a-.->b1_标签 a11-.->b1_标签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这似乎与引用没有什么区别,但问题是,标签和引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所以无法将 a​节点放在 b1_标签​节点下。所以,在我看来,标签系统更倾向于属于下图所示的结构,其中用圆表示的节点是两个具有相同标签的块:

graph LR a((a))-->a1 a-->a2 a1-->a11((a1.1)) a1-->a12[a1.2]

  也就是说,我将标签系统视为与树状结构完全不同的一种维度,它仅仅是一种标识,用来表示当前节点与其它节点的不同之处。如果去除树状结构,仅标签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即所有节点都是游离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树状系统中”父子“关系与”兄弟“关系。

graph LR subgraph b1_标签 a((a)) a1.1((a1.1)) end subgraph b2_标签 c[(一些其他块)] end subgraph b_标签 d([一些其他块]) end b_标签-->b1_标签 b_标签-->b2_标签 a1 a2 a1.2

  ​image

  由此,标签的使用意义更多为筛选具有某些特征的块,这与引用有很大的不同,如前所述,引用是为了建立树状结构。

关于“筛选”和“建立树状结构”的不同,请想象有一颗巨大的苹果树,苹果树上有红苹果和青苹果。

当我们要数树上红苹果的数量时,并不在意其属于哪个树枝,仅在树下数就可以了;但是当我们爬上树摘苹果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查看苹果在哪个大树枝上,需要分别经过哪些树枝才能摘到,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直接从一个树枝跳到另外一个树枝上。

数苹果时,我们使用的是“筛选”,此时颜色是标签;摘苹果时,我们使用的是树状结构;跳跃时,我们使用的是引用,我们当然希望一个树枝可以“复制”到另外的树枝上,但是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引用”也是隐式的。

标签的使用方法及与引用使用场景的区分

  • 发挥标签的筛选作用,标签可能的使用场景有很多,比如:

    • 表示待办、进行中等流程
    • 文档元数据分类:如修改时间、期刊名,固定的元数据甚至不仅表示分类还可以表示分类内容,如 类型/会议论文​。
    • 表示日期、地点:如 日期/2021/5/5​、地点/河南/郑州​,这么做好处是即能用 #地点/河南/郑州#​搜索,也可以用 #地点/河南​搜索。
    • 表示块所表示的“属性”:如概念、原因、特征,意义同“XXX 的概念是”

  标签的查询方法与搜索类似,甚至更多是与搜索结合,区别在于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且可以排除无关内容,相对较为精确。

标签与引用使用1场景的区分

  由于标签本身和笔记的树状层级均是树状结构,所以容易混淆。基于上述讨论,使用标签还是引用的判断方法就比较明朗了:块是否需要或者可以作为拟引用内容的子级,如果是,则使用引用;所引内容是否基于筛选意义,如果是,则使用标签。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概念是XXX​,这段内容显然不需要作为 概念​的子级,但是可能需要在 物理学​文件夹中筛选一下 概念​,使用标签。

如果探讨 概念和定义​的区别,则既可以作为 概念​的子级,也可以作为 定义​的子级,使用引用。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1903年12月17日​,标签,要写”历史上的今天-1903-12-17“的话,用标签汇总就好了。

莱特兄弟​,引用或直接放在 莱特兄弟​节点下,可以引用 莱特兄弟的生平​,相关兄弟节点可能还有 莱特兄弟的后世影响​等。

飞行者一号​,引用或直接放在 飞行者一号​节点下,可以引用 飞行者一号试飞​,相关兄弟节点可能还有 飞行者一号尺寸​、飞行者一号性能​等。

在西安建立都城的十三个王朝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西安​,引用,甚至直接放在 在西安建都的王朝​下更合适。

我的XX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地址西安市灞桥区西安​,标签,如果放在 西安的工程建设项目​下,似乎跟未参与的 西安地铁建设​之类关系有点远。

总结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下面的结构 🐶🐶

//引用-->对象
let block1= {
  content: "...",
  children: [],
};
let block2 = {
  content: "...",
  children: [],
};
let block3 = {
  content: "...",
  children: [block1, block2],
};
let block4 = {
  content: "...",
  children: [block1],
};
//标签-->数组
let tag_1_1 = [block1, block2];
let tag_1_2 = [block3, block4];
let tag_1 = [...tag_1_1, ...tag_1_2];


  1. 基于笔记结构探讨的引用使用方法

2 操作
dualwind 在 2023-09-17 01:25:09 更新了该帖
dualwind 在 2023-09-17 00:42:57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