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身上长出“幸福力”,一辈子谁都拿不走
个人幸福力、人际幸福力、群体幸福力是一层一层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很好,我才可能发自内心不带羡慕嫉妒恨地说你也很好;而我和身边的你都很好,我会很容易看到周围世界的真善美,我会自觉自愿地为了维护世界的美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便是群体幸福力了。
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幸福呢?从孩子一出生,父母们就快乐着他的快乐,伤心着他的伤心,从衣食住行到操心孩子握笔姿势,盯着孩子写作业,一次次的择校乃至高考报志愿……还不是希望孩子一生顺风顺水、幸福快乐?
父母之心毋庸置疑,只是这种拼力气的做法,费力不一定讨好。你越掏心掏肺,孩子越习惯让你为他的人生负责,可是你能负责多久呢?能负责他一辈子,给他养老送终吗?
记得有个心理访谈类的电视节目,有位老父亲由于妻子过世早,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大,供儿子上了大学,娶了媳妇。他希望抱个孙子,儿子却要他承诺负责孙子的奶粉钱及今后上学的学费开销等,因为是给他生孙子!
儿子能被养成这样,实属奇葩。但是究其原因,长期以来父亲占据了不断给予及掌控的位置,儿子只好站在不断索取和抗拒掌控的位置。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有充分的优势占据自己喜欢的位置,孩子是被动的,抢不过父母的,除非父母先出让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位置,孩子才有可能逐渐长成自己。所以,父母的虚、弱、柔相当重要。
下面我将主要用自己的例子,让大家先看到我的接纳力成就孩子幸福力的状态。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家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孩子考试成绩不行怎么办?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被人欺负怎么办?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要做个有品德的人,孩子会不会太自私了?……问题本身从来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才是。以我的例子来讲,当我拥有越来越强的接纳力,越来越虚、弱、柔的时候,我惊诧地发现龙儿已经长得很好。如他小学班主任所说,他和谁都相处得很好,他拥有了一种能让自己持续幸福的能力,即幸福力。幸福力的呈现是:我很好,你也很好,我们大家都很好。
我很好,即拥有个人幸福力
龙儿确实自我感觉很好。
小学三年级,龙儿英语期末考试 60 分。拿到成绩单后,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说:“妈妈,我太幸运了,英语考了 60 分。”
我“哦”了一声之后,好奇地问道:“你们班最高分多少分呀?”他答:“98 分。”我更好奇了,问道:“你考了 60 分,看起来很高兴?”他说:“是啊,幸好老师判错了一道题,要不然我就只有 58 分,就不及格了。那样的话,开学还得补呢,整个假期都得想着这件事。”
我乐了,同意他真的很幸运。
小学四年级,龙儿期末考试英语得了 69 分,他有些小得意地告诉我:“妈妈,我的英语考了 69 分呢,是全班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的!我厉害吧。”我好奇地问道:“你们班最高分多少分?”他答:“才 96 分。几乎所有人的成绩都下降了,这次考题难。”
我点点头说:“你真的很厉害。”
小学五年级,龙儿期末考试英语得了 90 分,他兴致勃勃地跑到我面前说:“妈妈,我有史以来第一次英语考这么高分,我可太有运气了!我们老师说了,小升初的时候,平时成绩只看五年级的期末成绩。”
我瞪大眼睛,同样兴奋地说:“这样呀!你可真是赚了!”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龙儿已经习惯性地自我感觉良好。而这就是幸福力的基石:无论何种境遇,他都会觉得自己足够好。这种个人幸福力种植在孩子身上,谁都拿不走,会跟随他一辈子,是他终身幸福的保证。
现在他上初中了,校规严苛。有一天他回来得很晚,我问:“你今天怎么晚回来了一个小时?”他说:“我们小组有一位同学昨天的作业没补完,全组都得留下,直到他补完才可以走。”我有些为他打抱不平:“啊,你们学校还搞连坐呢?”龙儿却呵呵一乐说:“也挺好的,等他的时候我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现在可以玩了!”
他的正面心理能力越来越强。有一次,他回来说:“今天我可惨呢,上体育课站姿不够标准,还和同学说话,结果两罪并罚,被罚做了五十个俯卧撑。”我心说,你也有觉得惨的时候,还没开口,他又接着说:“不过,我发现我体力还挺好的,臂力还挺强的。”得,他已经没事了。
我很欣慰龙儿的正面心理能力,凡事能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从未教过他这样做。我只是做到了接纳,不管他考分高低,成绩几何,我都能理解和接受他这个人,然后他便长出了属于他个人的幸福力。
回想起来,实际上,龙儿的天性并不比别的孩子更乐观。反之,他天性比较敏感、谨慎。一岁多带他出门,我们会随身带一小壶水,不管天气多热,他绝对会把最后一口水留到进家门之前才喝完。三岁的时候我带他去游泳,所有小朋友都在水里扑腾,他却一直坐在游泳池边,无论我和其他成人如何引诱,他就是不肯下水。等到所有孩子上岸要走的时候,他才决定下水尝试。六岁入小学,他上课时眼睛很少看老师,手里常会不停地玩着橡皮之类的……
由此看来,无论孩子的天性是否积极乐观,妈妈足够接纳,就足以让孩子从内心生发出个人幸福力,觉得自己足够好。
你也很好,即拥有人际幸福力
男孩子的世界充满了争斗,就像我们常常看电视剧里的带头大哥,哪个不是靠拳头智谋打出来的天下呢。
如果你的家里有一个天性温和、沉静的儿子,你会不会担心他受人欺负呢?我是有担心的。三岁左右的龙儿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次被咬伤了。我在家和他情景演练了半天,假装我要攻击他,让他阻挡我,大声喊出“不可以”;然后互换角色,假装他来攻击我,我自保。我告诉龙儿,真的能够随身保护他的是他自己。
从他四岁起,我目睹和陪伴着他在男孩子群里的挣扎,直到他发展出自己的为人准则。
有一次在“六一儿童节”前夕。龙儿回来对我说:“今天我得了一只虫子,可是冉冉非要向我要。”
“然后呢?”我问。
“我就给他了。”
“哦。”我以为龙儿像以前那样,心想只要他自己能够承受,我就别多嘴了。
过了一小会儿。龙儿头没抬,继续玩着手里的玩具,对我说:“妈妈,你去给我打冉冉吧!”
我有些惊讶:“哦?你很生气?”
“对。”龙儿说:“他为什么总爱要别人的东西呢?”
“人们看到自己没有别人有的东西,可能都会想要别人的东西吧。”
龙儿看了我一眼,追问:“你也想吗?”
我说:“我也想要。但是我能克制住,我知道那不是我的东西。”
龙儿点点头说:“我也能克制住,但是为什么他就不能呢!”
“是啊。我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规则,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肯定能够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我抱了抱儿子的肩膀,传递了一份力量。
当天我给老师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情况。幼儿园主班老师这样讲述:当时是在后院,男孩们都围着龙儿,劝他把虫子给冉冉。有人说:“龙儿,你就把虫子给冉冉吧,你要给了他虫子,我就把河里所有的虫子都送给你。”有人说:“龙儿,你给了冉冉虫子,我就给你叠个大大的纸飞机,世界上最大的!”别的小朋友也纷纷表态,让龙儿把虫子送给冉冉。在这种压力下,龙儿表情木然,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张开了紧握着虫子的手,冉冉便伸手拿走了虫子。显而易见,龙儿不情愿,但是也顶不住这种群体的压力。
主班老师说请示了园长之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龙儿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心理力量说不,说明家长的育儿方式需要调整,要给龙儿以心理力量。”很有意思的是,听到园长的这番评论,我觉察到我也是表情木然,没有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当晚,我查了《耶鲁育儿宝典》,发现上面写着当一个孩子在受群体欺负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过分反应,既不要大哭大叫,也不要表示屈从,因为这两种反应都会吸引别人再次欺负你。哇,龙儿居然选用了最正确、最能够保护自己的方法。
也许因为母子连心,我能够感受到龙儿的感受,我知道他很痛苦。6 月 1 日,龙儿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谁都会抢我的虫子。”我马上意识到,事情不能再等了。我必须出手帮助龙儿了,我不能让他处在“受害者”的感觉中不能自拔。不管他面对的群体多么强,我也要制造一个机会让他感受到在这个群体面前,是可以有别的选择的!
开始行动!
按照职业素养,先给相关人员打电话,让大家理解现在的情形和要做的事情。我先和老公沟通,龙儿爸支持我的观点,再给主班老师打电话,然后还和冉冉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我的计划是:用一个漂亮的瓶子,装上几个漂亮的虫子,然后隆重地送到幼儿园,送给龙儿,并附上一封信,写明虫子不可以转送他人,并请老师当众(主要是当着冉冉)宣读这封信。目的是让龙儿能够把虫子平安地带回来。让他感受到不送给别人,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会发生!
6 月 5 日,事情如期如愿发生了。老师当众宣读了这封信。那天龙儿的状态好极了。不仅保护了瓶子里现有的虫子,还把新捉的虫子也都放了进去,全部带回来了。
晚上,当我看到龙儿脸上喜滋滋的,我心想还好,这个忙没有帮过头。
6 月 8 日,龙儿带回了很多虫子,在家里的露台上建了一个“虫子游乐园”。
我好奇地问道:“怎么捉了这么多虫子?”
龙儿说:“别人帮我捉的。”
我说:“谁呀?”
龙儿说了好几个小朋友的名字,我一听,这几个人平时都是冉冉的兵呀。我只是静静地听着,没做任何评论。
龙儿继续说着:“因为虫子会跳,我一个人捉不住,所以他们就帮我了。他们都知道,我真的很喜欢各种虫子。”
我心里好高兴,事情终于向正向循环发展了。
回顾龙儿的幼儿园生活,我只出手过这么一次。我做的其他事,不过就是每天陪他玩至少二十分钟罢了。
冉冉和靖西陆续上小学离开幼儿园,五岁多的龙儿成为了幼儿园里的老大。显然靖西的温文尔雅是他所认同的,而冉冉的影响力也是他所向往的。据幼儿园老师反映,他和其他几个大一些的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规则,即谁创造的游戏听谁的。他们经常这样交流:我创造的游戏很好,你的也很好。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出了欣赏、自律和合作。
零到六岁就像人生的一个浓缩,其间发展出的人际社交能力,会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后来,龙儿上小学的时候,每个月班级都会指定一个大人物。大人物需要站在讲台上讲述我喜欢什么等等,等演讲完毕,所有自认为是他朋友愿意支持他达成梦想的同学可以站在他的身后一起拍张照片。我看到龙儿做大人物的那次,他们班所有男生全部站在了他的背后。
他身上似乎有磁铁,总会有些孩子聚拢在他身边。我带他去游学的时候,有些比他小五六岁的孩子莫名其妙地会坐在他腿上,应该是觉得很安全、被吸引,很愿意和龙儿哥哥玩吧。这种人际磁铁就是人际幸福力的展现。
同样,父母不以某一种条件和要求来衡量孩子的社交,才能更好地感知孩子何时需要怎样的支持。接纳孩子在社交中可能吃亏、可能不爽,并感恩一切带给他挫折的人和事,这样的态度能够帮助父母们沉静下来,看清楚孩子的成长轨迹,适度出手,帮助孩子发展出人际幸福力。
我们大家都很好,即拥有群体幸福力
个人幸福力、人际幸福力、群体幸福力是一层一层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很好,我才可能发自内心不带羡慕嫉妒恨地说你也很好;而我和身边的你都很好,我会很容易看到周围世界的真善美,我会自觉自愿地为了维护世界的美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不觉得受害,不觉得非要得到谁的表彰和认可,只是因为我想做便做了,这便是群体幸福力了。扪心自问,我们成人有几个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龙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我,特意嘉许他,说他品德高尚。我在电话这边都蒙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才配得上这个词。
事情是这样的,小学生们下午有一顿加餐。当天的加餐是面包和酸奶,有一个男生说酸奶好喝、面包太难吃了。他说完后,所有男生都不吃面包了,他们开始玩起了面包大战,像扔雪球一样互相投掷面包,玩得不亦乐乎,直到老师把他们喝止。
所有男孩都被拎到办公室去受训,结果发现全班唯一没有扔面包的男生就是龙儿。班主任老师觉得小小年纪,能够不人云亦云,表明自己的立场,太不简单了,所以特意打电话过来进行表彰。
我听了也很高兴。等到放学,龙儿回来后,我问他:“听说今天你们班所有男孩都扔面包玩,只有你没有这样做?”龙儿笑呵呵地说:“哦,他们都扔面包的时候,我就拿面包筐到处接,就像玩游戏,鸡蛋掉下来我拿筐接一样,挺好玩的。”
他轻松而开心地讲述着当时的场景,我听了却很震惊。如果我们大人做了一件道德高尚的事,通常会鄙夷别人,觉得别人不怎么样,都在做错的事,只有我在做正确的事。而在龙儿的描述中,他没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他和大家在一起。
我追问了句:“那你为什么不扔呢?”
龙儿说:“那不是太浪费粮食了吗?”
果然如老师所说,他是有自己的行事原则的。我很佩服他,既做了他愿意做的事,表明了他的立场,同时没有给别人带来任何不快,没有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好。太厉害了!
龙儿今年十三岁,他对这世界的善意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纯度。
有一段时间,对门邻居将房子分租给好几家租户,经常在门口堆放垃圾袋。有一次,门口放的垃圾袋破了,里面的垃圾散落出来,影响了我的观感,我很生气地用脚将那些垃圾踢回到邻居家门口,嘴里嘟囔着抱怨了几句。龙儿跟在我身后,轻声说了句:“这下难度加大了,他们想扔下去的时候需要再去拿个垃圾袋重新套一下。”他的话语中没有指责,只是客观地描述事实,而且里面有一种对他人的关怀。我听了,立刻清醒过来,没有再做其他过激行为。
所以,我深知,龙儿的群体幸福力是他自己生长出来的,也许我在他发展出个人幸福力和人际幸福力的时候起了一些作用,但是,他的群体幸福力却和我没什么关系了。龙儿屡次得“校级三好学生”“最美少年”等荣誉,这是外界对他行事准则的嘉许。
幸福力是一种能让自己持续幸福的能力,长在孩子身上,谁都拿不走。我们无法陪伴孩子的一生,但是幸福力可以!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