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ates | 让日志无处可逃:容器日志收集与管理

本贴最后更新于 177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异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Kubernetes 里面对容器日志的处理方式,都叫作 cluster-level-logging,即:这个日志处理系统,与容器、Pod 以及 Node 的生命周期都是完全无关的。这种设计当然是为了保证,无论是容器挂了、Pod 被删除,甚至节点宕机的时候,应用的日志依然可以被正常获取到。

而对于一个容器来说,当应用把日志输出到 stdout 和 stderr 之后,容器项目在默认情况下就会把这些日志输出到宿主机上的一个 JSON 文件里。这样,你通过 kubectl logs 命令就可以看到这些容器的日志了。

上述机制,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容器日志收集的基础假设。而如果你的应用是把文件输出到其他地方,比如直接输出到了容器里的某个文件里,或者输出到了远程存储里,那就属于特殊情况了。当然,我在文章里也会对这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进行讲述。

而 Kubernetes 本身,实际上是不会为你做容器日志收集工作的,所以为了实现上述 cluster-level-logging,你需要在部署集群的时候,提前对具体的日志方案进行规划。而 Kubernetes 项目本身,主要为你推荐了三种日志方案。

第一种,在 Node 上部署 logging agent,将日志文件转发到后端存储里保存起来。 这个方案的架构图如下所示。
image.png

不难看到,这里的核心就在于 logging agent ,它一般都会以 DaemonSet 的方式运行在节点上,然后将宿主机上的容器日志目录挂载进去,最后由 logging-agent 把日志转发出去。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 Fluentd 项目作为宿主机上的 logging-agent,然后把日志转发到远端的 ElasticSearch 里保存起来供将来进行检索。具体的操作过程,你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档来了解。另外,在很多 Kubernetes 的部署里,会自动为你启用 logrotate,在日志文件超过 10MB 的时候自动对日志文件进行 rotate 操作。

可以看到,在 Node 上部署 logging agent 最大的优点,在于一个节点只需要部署一个 agent,并且不会对应用和 Pod 有任何侵入性。所以,这个方案,在社区里是最常用的一种。

但是也不难看到,这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要求应用输出的日志,都必须是直接输出到容器的 stdout 和 stderr 里。

所以,Kubernetes 容器日志方案的第二种,就是对这种特殊情况的一个处理,即:当容器的日志只能输出到某些文件里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 sidecar 容器把这些日志文件重新输出到 sidecar 的 stdout 和 stderr 上,这样就能够继续使用第一种方案了。 这个方案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image.png

比如,现在我的应用 Pod 只有一个容器,它会把日志输出到容器里的 /var/log/1.log 和 2.log 这两个文件里。这个 Pod 的 YAML 文件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unt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unt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
      i=0;
      while true;
      do
        echo "$i: $(date)" >> /var/log/1.log;
        echo "$(date) INFO $i" >> /var/log/2.log;
        i=$((i+1));
        sleep 1;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volumes:
  - name: varlog
    emptyDir: {}

在这种情况下,你用 kubectl logs 命令是看不到应用的任何日志的。而且我们前面讲解的、最常用的方案一,也是没办法使用的。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这个 Pod 添加两个 sidecar 容器,分别将上述两个日志文件里的内容重新以 stdout 和 stderr 的方式输出出来,这个 YAML 文件的写法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unt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unt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
      i=0;
      while true;
      do
        echo "$i: $(date)" >> /var/log/1.log;
        echo "$(date) INFO $i" >> /var/log/2.log;
        i=$((i+1));
        sleep 1;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unt-log-1
    image: busybox
    args: [/bin/sh, -c, 'tail -n+1 -f /var/log/1.log']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unt-log-2
    image: busybox
    args: [/bin/sh, -c, 'tail -n+1 -f /var/log/2.log']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volumes:
  - name: varlog
    emptyDir: {}

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 kubectl logs 命令查看这两个 sidecar 容器的日志,间接看到应用的日志内容了,如下所示:

$ kubectl logs counter count-log-1
0: Mon Jan 1 00:00:00 UTC 2001
1: Mon Jan 1 00:00:01 UTC 2001
2: Mon Jan 1 00:00:02 UTC 2001
...
$ kubectl logs counter count-log-2
Mon Jan 1 00:00:00 UTC 2001 INFO 0
Mon Jan 1 00:00:01 UTC 2001 INFO 1
Mon Jan 1 00:00:02 UTC 2001 INFO 2
...

由于 sidecar 跟主容器之间是共享 Volume 的,所以这里的 sidecar 方案的额外性能损耗并不高,也就是多占用一点 CPU 和内存罢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宿主机上实际上会存在两份相同的日志文件:一份是应用自己写入的;另一份则是 sidecar 的 stdout 和 stderr 对应的 JSON 文件。这对磁盘是很大的浪费。所以说,除非万不得已或者应用容器完全不可能被修改,否则我还是建议你直接使用方案一,或者直接使用下面的第三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就是通过一个 sidecar 容器,直接把应用的日志文件发送到远程存储里面去。 也就是相当于把方案一里的 logging agent,放在了应用 Pod 里。这种方案的架构如下所示:
image.png

在这种方案里,你的应用还可以直接把日志输出到固定的文件里而不是 stdout,你的 logging-agent 还可以使用 fluentd,后端存储还可以是 ElasticSearch。只不过, fluentd 的输入源,变成了应用的日志文件。一般来说,我们会把 fluentd 的输入源配置保存在一个 ConfigMap 里,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fluentd-config
data:
  fluentd.conf: |
    <source>
      type tail
      format none
      path /var/log/1.log
      pos_file /var/log/1.log.pos
      tag count.format1
    </source>
    
    <source>
      type tail
      format none
      path /var/log/2.log
      pos_file /var/log/2.log.pos
      tag count.format2
    </source>
    
    <match **>
      type google_cloud
    </match>

然后,我们在应用 Pod 的定义里,就可以声明一个 Fluentd 容器作为 sidecar,专门负责将应用生成的 1.log 和 2.log 转发到 ElasticSearch 当中。这个配置,如下所示: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count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unt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
      i=0;
      while true;
      do
        echo "$i: $(date)" >> /var/log/1.log;
        echo "$(date) INFO $i" >> /var/log/2.log;
        i=$((i+1));
        sleep 1;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unt-agent
    image: k8s.gcr.io/fluentd-gcp:1.30
    env:
    - name: FLUENTD_ARGS
      value: -c /etc/fluentd-config/fluentd.conf
    volumeMounts:
    - name: varlog
      mountPath: /var/log
    - name: config-volume
      mountPath: /etc/fluentd-config
  volumes:
  - name: varlog
    emptyDir: {}
  - name: config-volume
    configMap:
      name: fluentd-config

可以看到,这个 Fluentd 容器使用的输入源,就是通过引用我们前面编写的 ConfigMap 来指定的。这里我用到了 Projected Volume 来把 ConfigMap 挂载到 Pod 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案虽然部署简单,并且对宿主机非常友好,但是这个 sidecar 容器很可能会消耗较多的资源,甚至拖垮应用容器。并且,由于日志还是没有输出到 stdout 上,所以你通过 kubectl logs 是看不到任何日志输出的。

以上,就是 Kubernetes 项目对容器应用日志进行管理最常用的三种手段了。

总结

在本篇文章中,我为你详细讲解了 Kubernetes 项目对容器应用日志的收集方式。综合对比以上三种方案,我比较建议你将应用日志输出到 stdout 和 stderr,然后通过在宿主机上部署 logging-agent 的方式来集中处理日志。

这种方案不仅管理简单,kubectl logs 也可以用,而且可靠性高,并且宿主机本身,很可能就自带了 rsyslogd 等非常成熟的日志收集组件来供你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编写应用的时候,就直接指定好日志的存储后端,如下所示:
image.png

在这种方案下,Kubernetes 就完全不必操心容器日志的收集了,这对于本身已经有完善的日志处理系统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种方案,你都必须要及时将这些日志文件从宿主机上清理掉,或者给日志目录专门挂载一些容量巨大的远程盘。否则,一旦主磁盘分区被打满,整个系统就可能会陷入奔溃状态,这是非常麻烦的。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OnlyOffice
    4 引用 • 2 关注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6 引用 • 63 回帖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70 引用 • 193 回帖 • 431 关注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5 引用 • 26 回帖 • 529 关注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5 引用 • 200 回帖 • 22 关注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62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8 引用 • 344 回帖
  • Sandbox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407 引用 • 1246 回帖 • 582 关注
  • JVM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是一个微型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硬件构架体系,还有相应的指令系统。能够识别 Java 独特的 .class 文件(字节码),能够将这些文件中的信息读取出来,使得 Java 程序只需要生成 Java 虚拟机上的字节码后就能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运行。

    180 引用 • 120 回帖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187 引用 • 8213 回帖
  • 禅道

    禅道是一款国产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她的核心管理思想基于敏捷方法 scrum,内置了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同时又根据国内研发现状补充了测试管理、计划管理、发布管理、文档管理、事务管理等功能,在一个软件中就可以将软件研发中的需求、任务、bug、用例、计划、发布等要素有序的跟踪管理起来,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

    6 引用 • 15 回帖 • 113 关注
  • Vditor

    Vditor 是一款浏览器端的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即时渲染(类似 Typora)和分屏预览模式。它使用 TypeScript 实现,支持原生 JavaScript、Vue、React 和 Angular。

    351 引用 • 1814 回帖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5 引用 • 191 回帖 • 16 关注
  • GitLab

    GitLab 是利用 Ruby 一个开源的版本管理系统,实现一个自托管的 Git 项目仓库,可通过 Web 界面操作公开或私有项目。

    46 引用 • 72 回帖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69 引用 • 373 回帖
  • Angular

    AngularAngularJS 的新版本。

    26 引用 • 66 回帖 • 536 关注
  • Kubernetes

    Kubernetes 是 Google 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引擎,它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

    110 引用 • 54 回帖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672 关注
  • Sphinx

    Sphinx 是一个基于 SQL 的全文检索引擎,可以结合 MySQL、PostgreSQL 做全文搜索,它可以提供比数据库本身更专业的搜索功能,使得应用程序更容易实现专业化的全文检索。

    1 引用 • 210 关注
  • PWA

    PWA(Progressive Web App)是 Google 在 2015 年提出、2016 年 6 月开始推广的项目。它结合了一系列现代 Web 技术,在网页应用中实现和原生应用相近的用户体验。

    14 引用 • 69 回帖 • 154 关注
  • Hibernate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 JDBC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 Java 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39 引用 • 103 回帖 • 709 关注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1 关注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77 引用 • 390 回帖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Swift

    Swift 是苹果于 2014 年 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发布的开发语言,可与 Objective-C 共同运行于 Mac OS 和 iOS 平台,用于搭建基于苹果平台的应用程序。

    36 引用 • 37 回帖 • 529 关注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4 回帖 • 8 关注
  • 电影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120 引用 • 599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