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新的近视理论,感觉挺有道理。
近视的直接原因是眼轴变长,成像落在了视网膜前方。目前很多人已经知道,充足的日间户外活动,补充户外光照,可以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减缓眼轴变长,即预防近视。
但这个理论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户外光照多了,眼轴变长的速度会变慢。
现在我看到了一种解释,学术界也有一些实验和论文支撑。
首先,人的眼球外层是两层膜:
- 最外层是「巩膜」,即眼白,由致密的胶原和弹力纤维构成,结构坚韧,「巩膜」正是能维持眼球形状和完整的重要组织。
- 靠内一层是提供养分的「脉络膜」,夹在「巩膜」和「视网膜」中间,充满了毛细血管,给「巩膜」和「视网膜」提供养分
眼球内部有充盈的「玻璃体」,提供「眼压」,撑起眼球,使眼球形成一个近似球形。
往气球里充气,气球薄的地方会更突出,这个很容易理解。
在眼压作用下,眼球外层膜薄的地方也会凸出。相同的眼压下,眼球后方的膜越薄,眼球就会越长。巧的是,眼球后方的「巩膜」就相对较薄,所以眼球先天就有前后拉长的趋势。
有学者研究发现:
- 微缺氧环境会诱导「巩膜」变薄。氧气和营养由「脉络膜」中的血管供应。如果「脉络膜」变薄,会导致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变少。
- 近视和脉络膜变薄之间存在关联,高度近视眼比低度近视眼的脉络膜更薄。
而充足的户外光照环境,可以提供 650nm 红光,能够:
- 通过热效应使得脉络膜血管扩张。
- 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调节脉络膜血管扩张。
由此,可以作一些近视机理的合理推测:缺乏光照,导致「脉络膜」变薄,氧气供应减少,微缺氧环境使眼球后方的「巩膜」变薄,在眼压作用下,最终造成眼球轴向伸长和近视。
更进一步解释:户外充足的光照环境(尤其是阳光中波长 650nm 以上的红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信号分子和红光的热效应,可以共同促进脉络膜血管扩张,增加供氧,使脉络膜本身和巩膜健康生长。当长时间缺乏充足刺激时,脉络膜血管收缩,供氧减少,长时间形成微缺氧环境。视网膜传递视觉信号,本身也是个耗氧大户,在室内过度用眼,也会加剧脉络膜上的微缺氧环境。微缺氧环境下,眼球后方的脉络膜和巩膜无法健康生长,就会变薄,在相同眼压下,眼轴就会变长,形成近视。所以即便是成年人,如果长时间缺失户外光照 + 高强度用眼,也会加深近视、患上眼底疾病。
章鱼的视网膜结构如同「背照式 cmos」,感光细胞在前,神经细胞在后,由于有后方的神经细胞紧紧拉扯住视网膜,所以章鱼不会有视网膜脱落。而人的视网膜结构,如同「前照式 cmos」,是神经线路在前,感光细胞在后,典型的倒置,当眼轴变长时,视网膜就容易脱落,尤其是在剧烈活动中,比如跑、跳、跳绳、过山车、拳击、篮球……
所以说高度近视者(600 度以上)就有较大的视网膜脱落风险,即便你做了近视眼手术,能看清了,但眼轴长度还在那摆着呢,依旧是高危。
在这一解释下,眼球的形状并不是像骨骼一样定死的,而是由外层膜结构和内层眼压共同决定的,巩膜后侧变薄,眼轴就变长,巩膜后侧变厚,眼轴就变短。或许以后,真的可以研究出一些药物、物理调控方法,增加眼球后方脉络膜和巩膜厚度,使眼球由长变短,逆转近视,这才叫治根。
但目前应知道的是,不管你有没有近视,白天多去户外动动,给你的脉络膜补充光线,让它好好营养你的眼底。其次,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底情况,关注眼底健康。如果是青少年的话,更要白天去户外活动。
读者可以自己试一下,如果用「巩膜、脉络膜、厚度」和「近视」结合起来作为关键词,能搜索到不少前沿的有关近视研究的文章。
另外我查了一下,市面上确实有波长 650nm 的「哺光仪」,用于青少年的近视防治,不过价格都挺贵的,好几千块钱呢,不确定安全性、有效性,但也买不起。
我就想,既然户外自然光中光谱那么全面,为什么不用自然光哺光呢?
所以我也产生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白天到户外,在脸上固定一片红色透明的 PVC 塑料片,仰望蓝天,补充光线。有两处考虑:
- 红色的透光片可以过滤掉对皮肤、视网膜有害的蓝光、紫外线,只让自然光中对眼睛有益的红光通过。
- 来自晴朗天空的光强有 1 万流明以上,直视天空是有些晃眼的,而加上红色的透光片,可以把光强减弱到 4000 流明左右,刚好是比较舒适的户外光线强度。
这几天白天,我专门抽空到户外,佩带上红色滤光片,仰望天空,补充光线,一天半个小时,确实感觉眼睛舒适许多,回到室内看东西,虽然没有显著降低度数,但看东西有种很清爽的感觉,看到的颜色更鲜艳了。(现在我就很不喜欢阴天,因为补不了光)
PS 1:本文不购成任何医疗建议,纯粹是个人瞎掰扯
PS 2:手机、电脑屏幕上的红光峰值光谱都在 650nm 以下,哺不了光
这是 OLED 面板光谱图: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