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一章 文学的性质(2023.8.30)(2023.9.5)

本贴最后更新于 25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image

  • 文学的性质: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文学之为文学)的内在特性。俄国的雅各布森用“文学性”来指代。
  • 指一切口头文学与书面的语言文字作品,包括了文学和非文学(如历史著作、学术文献以及应用文)在内。(这是中西古人对于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未能独立的体现。)
  • 狭义的文学定义
  1. 文学是指富有形象和情思的想象性语言艺术(文学的定义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ai 写作与情感模拟)(目前的 AI 和机器写作算不得文学——文学思想和学术时代急剧变化)
  2. 文学在一定的是期内又是固定的

1.1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主观世界在人类观念领域的文字性反映,是作家依据一定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 经济基础(硬件-偷盗与惩罚的案例)--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学就是漂浮在上面的东西——马克思)(维护文学运行的社会制度)

  • “意识形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 广义的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或见解。要言之,广义的意识形态即思想观念,就这么简单。
    • 狭义的意识形态是指产生于并维护某种特定阶层、团体之立场与利益的观念形式或思想形式。这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性近似于政治性)。(通常说)

意识形态需要修正谬误(私有经济和公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 人类社会=物质(低层之经济基础)十精神(高层之上层建筑)→ 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精神活动的产品。
    • 上层建筑一社会制度十意识形态(观念体系或思想体系) 文学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
    • 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十法律意识形态十道德意识形态十哲学意识形态十宗教意识形态十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等 →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 结论:文学处于社会结构的顶层。

文学的特点:

一、认识性(反映性)
  • 文学的认识性:文学是对世界的反映,故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反映 → 认识)

    1.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解决:文学为什么有认识性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1. 文学作品包含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

    解决:文学之认识性高低

    由于各自水平、立场、观念的差异,不同作家的作品对世界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存在深浅、对错、真假等方面的区别。

    ↓ 因此不同作品的思想观念也有深浅、对错、真假等方面的区别。

    ↓ 不同作品的意识形态内涵是有区别的。

    例子:鲁迅《伤逝》

    1.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掌握

    不割裂生活,而是整体性的表现和反映

二、倾向性
  • 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诗表现或流露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自觉或不自觉的显现。
  • 政治倾向(如张爱玲《赤地之恋》《秧歌》) (《水浒传》VS《荡寇志》)
  • 思想倾向(如卫慧、棉棉)
  • 道德倾向(如木子美、沈浩波、尹丽川、盛可以、余秀华)
  • 民族或国家倾向(如美籍华裔作家汤婷婷《女勇士》提出中国文化并非全是糟粕)
  • **宗教倾向(**如托尔斯泰系列作品,又如《水浒传》崇儒墨、道教,贬佛教,与《西游记》相反。)

(一)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作家所具有的特定的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二是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政治和思想内容。

(二)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文学如何表达其倾向性)

    1. 倾向性不应赤裸裸的口号式直接表示:恩格斯:“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
    1. 倾向性显露应有艺术性。恩格斯:“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1. 倾性显露应与真实性相统一。
  • 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要真实生动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并艺术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的特性。

文学的真实:现象/本质/本体

三、实践性
  • 体现(一):经常体现于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1. 《诗经》:下以风刺上,上以风化下。
    2. 白居易和元稹的新乐府运动:祁察时政,泄导人情。
    3. 清末讽刺小说、五四问题小说、抗战时期革命文学、抗战文学,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
    4.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与“反战"。
  • 体现(二):文学对经济和社会变革等实践活动也产生深刻影响

    1.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废奴运动
    2. 《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农村土改
    3.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等改革文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 体现(三):文学的实践性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和观念来对社会产生影响。

    1. 60 年代的中国文学中的男主人公:中等个子、文雅
    2. 80 年代之后的则往往是高个子、勇毅

文学对社会实践发挥作用的特点与方式

  1. 特点:间接
  2. 方式:通过影响和改变观念、精神来间接对社会实践发挥作用。
  3. 鲁迅: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

1.2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

一、情感性

  • 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诗经》赋诗言志;托尔斯泰:文学是情感的交流和表达——文学是内心情感的外置标示)

    • 人工智能的写作:赵炎秋认为应该引入一种拟情感(这种情感在演员表演中大行其道——白毛女的表演)
  • 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 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 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 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体验
  • 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 1 文学创作是直观与认识、情感与理性的统一

二、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则偏重于从审美对象而言。

  1.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 文学形象是指文学中一切感性形式,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形象,大观园也是一个形象;补天石是一个形象,湘妃竹也是一个形象。
  • 黑格尔《美学》第 1 卷:感性直观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

文学之起点在"语言”,中心在“形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它不只是语言。

这意味着:文学从语言开始,但绝对不可终于语言。

中国古人所讲的文学三层次:言一-象一一意。·一般而言,语言是文学的手段,形象是文学的核心。

形象是什么?形象是形式化了的生活,文学形象是通过语言了解的生活。

阅读推荐:赵炎秋:《论文学形象的形成过程》,《中国文学研究》1999 年 4 期。

  1. 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 因为文学形象不是纯客观的形象,而是经过主观加工的形象。
  • 所以文学形象是比生活中原生态形象更美、更典型、更有表现力。

三、超越性

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尼采:“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

汪涌豪先生认为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在于:“作为生活的反面与守护”;“文学因何而伟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自己这种‘不合时宜'’而伟大。”(汪涌豪. 文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A].文明的垂顾:汪涌豪人文演讲录[M].上海:中西书局,2014:339.)

  1. 对人与自然之现实关系的超越
  • 或者可从自然中获得启示与精神的跃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者重新打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另如《瓦尔登湖》、庄子的寓言)。
  • 很多的文学告诉我们:自然是我们的出处,也是我们的归宿;不是自然为人而存在,而是人在自然中存在,人与自然“共在”。
  1. 对人与社会之现实关系的超越: 超越“名利”之羁绊,尽力跳出“常人”状态
  • 屈原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求索;老庄告诉我们,不要太贪心;陶渊明则把一把灯,点亮在桃花源,他做了一个千年不倦、辛苦渡人到彼岸的船夫。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区别:是用语言构建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家自身情况(不同艺术构建形象的材料和手段不同)

  •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
  • 表演艺术:舞蹈
  • 语言艺术:文学
  • 综合艺术:电影电视
  • 实用艺术:市井

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间接性

二、精神性

三、蕴藉性

另一种说法: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的三个特点:

一、形象的间接性

二,表现生活不受时空及其他物质条件的限制(语言赋予的,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没有物质性(相比于其他艺术来说-阿凡达、侏罗纪))

三、长于表现人物心理

间接性(形象的间接性)

  • 文学的间接性(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 含义:① 形象没有直观性,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② 形象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宋玉的作品,给读者留出空白,召唤结构)

mmexport1693880284107

  • 间接性有一定的缺点:

    • 文学的间接性使文学缺乏绘画、电影等的感官直接性与冲击力。
    • 阅读文学作品要以识字和一定的文化修养为前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接受者的圈子
  • 优点(如今的意识流主流):

    • 它使文学可以表达其它艺术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东西,如人的内心活动等。
    • 文学的间接性有利于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再创造能力。(美感的来源-我们的各种心智能力调用起来)

精神性:

  •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来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文学具有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精神深刻性。语言本身就是思想(语言决定思想的表达-中外亲属的称呼对比)
    • 语言可描绘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直指(自由出入)每一个人的内心。(托尔斯泰自传体小说的主人公)
  • 文学表现内心世界的途径

  1. 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如《红楼梦》大观园各院以及秦可卿卧室的描写。
  2. 通过人物言行和神态,如《边城》中的翠翠:“我不去,要去让船去,我替船陪你。”
  3. 通过梦境、幻觉来表现人物心理,如阿 Q 因尼姑而生的春梦。
  4. 通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心理,如哈姆雷特“To be,or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5. 通过意识流手法,让我们直接看到人物意识流动的过程,如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蕴藉性:

  • 蕴藉性,指文学具有在富有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运用中含而不露地表达意味深长的特性。

  • 文学之所以具有蕴藉性,是因为文学语言的任务是构建形象,语言本身的意思是一个方面,形象的内含是另一个方面。而文学语言必须完全转为形象,文学作品才能取得成功。而形象的意义则是难以把握的。(¥10.53 与阿 Q 的性格)(转换后语言的原本的意义会消失一部分,形象的表达自然会变得蕴藉)

  •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语言符号本身也可隐含表达主观的情场与生命之思(远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推荐书目:

    • 赵炎秋:《论文学形象的语言构成》, 《文学评论》1996 年第 4 期。
    • 赵炎秋:从语言到思想:再论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文艺研究》2004 年第 6 期
    • 赵炎秋:文字和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文学评论》2018 年第 3 期。

匈牙利裴多菲
《我愿意是激流....》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崖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鸡,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作,鸣叫。

课后:

1、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界定文学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融合古今中外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从社会意 识形态、审美和语言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文学的基本性质,阐明了文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 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有属性。(论述题可结合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审美的艺术、语言的 艺术具体阐述)

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 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第一,文学的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它通过创造艺术 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第二,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 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 教的等倾向。 第三,文学的实践性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3、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其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 第一,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第二,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第三,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获得心灵 自由的特性。

4、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

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 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韵 律性。 第一,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 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第二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第三,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5、谈谈你对文学性质的理解。

根据自己的阅读、创作经验,结合教材或课外阅读的其他文学、美学教材、专著,谈出 自己对文学性质的看法。

  • 文学
    31 引用 • 4 回帖 • 1 关注
1 操作
bnulwq 在 2023-10-25 14:47:15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