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伤痕文学(2024.3.26)(2024.4.02)

本贴最后更新于 24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斗转星移

主要发生阶段:1977~1980^((1980 年后仍然有,要注意反思文学,二者常常交织,后者范围更大))^

“伤痕”文学概念

伤痕文学是文革结束后第一个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文学思潮,主要发生于 1977-1980 年间,以小说为主,蔓延至诗歌和散文领域。这类作品以文革为背景,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揭示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而以卢新华的《伤痕》为潮流标志。^(名词建设很重要,《班主任》在内容上更为尖锐深刻)^

“伤痕”小说创作主体构成

1、“归来”作家群。

  • 这主要指的是 50 年代中期被打成“右派”的那部分作家,在 1979 年前后陆续被平反,并在文坛复出,被称为“归来”作家或“复出”作家。 “归来”作家得名于艾青的诗歌《归来的歌》 。中老年作家,资历较老,目前只有王蒙仍然在世。

    • 代表者有王蒙、从维熙、张贤亮、高晓声、刘绍棠、李国文、陆文夫等。

2、知青作家群

  • 知青,指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期间,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1968 年),大批的城市中学毕业生或自愿、或被迫下放到农村(或军队的生产建设兵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就是当时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一运动持续了十多年 ^(以 1982 年最后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被撤销为结束标志)^,波及到两千多万知识青年,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知青”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红卫兵与知青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的群体重复度极高,毛泽东发现红卫兵造反的对于社会的严重破坏,为化解社会隐患,化整为零利用乡村进行再教育,城市也已经供应不起青年群体的口粮,本质上是农村反哺城市。)^,其独特经历成就了一批知青作家。

    • 主要有韩少功、郑义、郑万隆、史铁生、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孔捷生、王安忆、李杭育、叶辛、竹林、陈建功、卢新华、铁凝、李锐等。

3、其他作家

  • 还有一些有着文革经历的作家,如冯骥才、周克芹等,主要作品有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啊》和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等。

主要作品 ^(有大量的非职业作家,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除了《班主任》和《伤痕》外,影响较大的还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记忆》(张弦)、《铺花的歧路》、《啊》(冯骥才)、《大墙下的红玉兰》、《第十个弹孔》(从维熙 ^(官员作家,大墙文学(监狱文学))^)、《重逢》(金河)、《枫》(郑义)^(文攻武斗的无情展示)^、《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 ^(遇罗克,北京大学学生,发对四人帮血统论,的姐姐,)^)、《生活的路》(竹林)、《罗浮山血泪祭》(中杰英)、《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还有迟至 1986 年才出版的长篇《血色黄昏》(老鬼)等。

主要评价

1、大胆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伤痕"文学对文革苦难记忆的集体言说,客观上促成了新时期文学现实主义的回归。也就是说,"伤痕"文学重新赓续了五四新文学的那种直面现实人生,大胆暴露社会黑暗、针砭时弊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干预"精神。

刘心武当时就说过:"我强迫自己在每一篇新作品当中都提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班主任》的发表,使他成为当时"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

2、新启蒙意识的张扬

  伤痕文学重拾失落已久的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 ^(回归五四,伤痕文学在后期也出了多元化、个人化的启蒙)^ 精神,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启蒙的大潮。更多地表现为政治启蒙。

3、政治化写作观念,比较陈旧落后。

  "伤痕"文学由于在当时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与主流政治话语存在一定的共谋关系 ^(在后续也受到限制,毕竟是党内产生的影响,被卸磨杀驴)^,因而得以顺利发展。但"伤痕"文学的明确的"问题"意识,仍然是对"十七年"文学思维方式的延续,即文艺为政治服务。

4、艺术表现粗糙。

  "伤痕"作家们在充分关注"写什么"的同时,忽略了"怎么写"这一困扰后来 80 年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忽略了对小说本体艺术的建构。艺术粗糙,除了史料价值,难以经受时间的过滤。

代表作解读

《班主任》(1977)

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 年 11 月。作者刘心武。刘心武,1942 年 6 月 4 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曾任过中学教师、《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20 世纪 90 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人物与内容 ^(在意书上并不优秀,又是发议论,又是政治化叙述,在短篇小说中比较奇特。)^

  • 主要人物:班主任张俊石、团支部书记谢慧敏、宣传委员石红 ^(不分是非,展示出四人帮对于下一代的“荼毒”)^、"小流氓"宋宝琦
  • 主要内容:围绕接受转学而来的有犯罪前科的"小流氓"宋宝琦,学校、班主任和团支部书记谢慧敏等都极为紧张,并引发争议。特别是关于《牛虻》^(高度禁欲的年代,对于“性”的过于敏感性。本质上是启蒙小说,反对教会,反对封建)^ 一书的看法,更是引起班主任老师的担忧。宋宝琦是一个走上歧途需要拯救的学生,而谢慧敏则更是一个中毒深刻而不自知的学生,更需要拯救和关注。作者通过两个深受文革毒害的中学生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文革对青少年心灵的扭曲,发出了" 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的结尾)^ "的呼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震动。该作品开启了新时期启蒙文学的先声。

艺术局限性

  1. 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不乏众多的空泛的政治说教。
  2. 虽有较强的思辨性,但不少观念先入为主,比较武断,有议论化倾向。
  3. 写作方法传统 ^(政治化写作,面貌陈旧)^,语言面貌陈旧。

《伤痕》(1978)

发表于 1978 年 8 月。卢新华,江苏如皋人。生于 1954 年。1982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学毕业后赴农村插队务农,1972 年应征入伍,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文汇报》记者。1978 年开始发表作品,80 年代后期出国,现为美籍华人。1978 年,24 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发表《伤痕》而一举成名,"伤痕"一词之后成为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大学毕业后不久卢新华就下海经商,随后赴美,事业上几起几落,曾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以发牌为生。2004 年推出新作《紫禁女》。

  • 大学时期写作课的作业在群里展示中脱颖而出

人物关系及内容

  • 主人公:王晓华、"叛徒"母亲、男青年苏小林
  • 文革期间,王晓华因为母亲被人视为"叛徒"而备受歧视,后主动与母亲断绝关系,到农村做知青,但在入团和找对象等问题上始终受阻,生活在苦闷之中。文革结束后,母亲获得平反,临终前写信要求见其最后一面,但主人公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去世。主任公感到非常遗憾,精神上留下深深伤痕。作品表达了不正常的政治运动对人性、对人情的摧残和伤害

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张贤亮,(1936-2015),男,祖籍江苏盯胎,生于南京,成长于宁夏。1957 年因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期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 年 9 月获平反复出,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作品集多种。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改编成电影。

作品内容

作品写于 1979 年 10 月,初刊于《朔方》1980 年第 2 期。《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 70 年代中国偏僻乡村的一个悲惨故事。农民邢老汉善良、诚实,一度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分得了几亩地,四十岁那年成了家,由于一再受到天灾人祸的无情摧折,他的妻子病故,邢老汉把几年的积蓄全部用完,这是天灾。他很快又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正当他张罗着重建家庭的时候,"大跃进"运动让他再讨个老婆希望成了泡影,70 年代发生大饥荒,一个来自临省的逃荒女子让他重新得到酸楚而温暖的家庭生活。但不久她因是富农身份的人不准逃荒讨饭,而悄悄离开了老汉。为了排遣寂寞,老汉养了一条黄狗,作为他生活的唯一安慰和寄托的狗,也在当时匪夷所思的"打狗运动"中被枪杀了,邢老汉终于在这接踵而至的打击下凄然老去,最终孤独死去。

小说展示了极左政治路线肆虐下小人物精神生活的惨痛。作家从邢老汉的一生中截取几个片段,写他的命运遭际,着意把他的精神痛苦和孤寂写到令人颤栗的程度,并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人道同情。

  • 我想,当一个人已经不能在他的同类中寻求到友谊与关怀,而要把他的爱倾注到一条四足动物的身上时,他一定是经历了一段难言的痛苦和正在苦熬着不能忍受的孤独。
  • 孤独悲凉的心,对那一闪即逝的温情,对那若即若离的同情,对那似晦似明的怜悯,感受却特别敏锐。长期的底层生活,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种种来自劳动人民的温情、同情和怜悯,以及劳动者粗犷的原始的内心美。
  • 我的作品……总是要告诉人们:"那种不真诚的政治生活再不要重复了,那些摧残心灵的悲剧不要再重演了,让劳动者之间的友谊、同情、爱恋,滋润着、温热着每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吧。"

《啊!》(1979)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 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代表作品:《啊》、《铺花的歧路》、《俗世奇人》《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改编电影多部。

作品内容

  这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人的异化和变态心理。历史研究员吴仲义在政治运动大潮中,错误地以为丢失了一封家信,在极度怯懦、胆小、恐惧的心理作用下,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最终精神崩溃,人格分裂,心理变态。他主动向工作组组长贾大真 ^(相信每个人都有历史问题)^ 自我揭发,承受一系列的灾难和损失。但在获得平反时,无意中发现那封给他带来巨大灾难的信其实并没有丢,发出了痛苦的惨叫"啊!"

  与大多作品不同,作者并没有交代太多的外在的社会政治运动,而是把冲突引入人物内心,以一封信为线索和中心,围绕着"接信﹣回信﹣丢信一挨斗﹣得信"这个过程,表现了吴仲义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过程:恐惧、矛盾、绝望、愧疚、坦然、自欺欺人等。作者对人物心理变化的表现非常细致逼真。

  • 人物关系:吴仲义、赵昌、贾大真、崔景春
  • 文学
    33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