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反思文学(2024.4.09)

本贴最后更新于 20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易

概述

一、反思文学的概念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的又一个文学思潮,它发生在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期,先是与“伤痕”文学交错并存但很快取代了“伤痕”文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的文学思潮。它是借文学表达对历史悲剧问题的思考,探究历史悲剧的根源,进而总结现实经验教训。它表明新时期文学逐步走向深化。

二、反思文学的特征:

  1、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反思文学超越了“伤痕”文学的文革叙事,历史纵深感更强,上升到反“右”和解放前各段历史时期,艺术视点也复杂多样,在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很大拓展。

  2、理性思辨色彩浓厚。不同于“伤痕”文学泛滥式的情感倾诉,反思文学则以冷静的辨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灾难 ^(不只是展示伤口,而是思考为什么形成伤口,对于历史的宽容和理性态度)^,从历史主客体双方来寻找原因。

  3、文体意识增强 ^(大部分为专业作家,质量超越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自觉的开始。反思文学进行了新时期最早的现代小说艺术实验,推动了新时期小说文体的解放。

主要作家作品

一、归来者的历史沉思

  短篇:《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 (高晓声)、《月食》 (李国文)、《小贩世家》 (陆文夫)、《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我是谁》(宗璞)、《小镇上的将军》 (陈世旭)。

  中篇:《布礼》、《蝴蝶》(王蒙)、《河的子孙》《绿化树》 (张贤亮)、《美食家》(陆文夫)、《人到中年》(谌容)、《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张一弓)、《洗礼》(韦君宜)。

  长篇:《芙蓉镇》(古华)、《活动变人形》(王蒙) 等。

二、知青反思小说

  主要作品有《桑树坪记事》^(政治反思走向文反思)^(朱晓平)、《飘逝的花头巾》、《轱辘把胡同 9 号》(陈建功)、《西望茅草地》 (韩少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南方的岸》 (孔捷生)、《绿夜》(张承志 ^(最成功的是《黑骏马》)^)、《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 (梁晓声)等。

王蒙

简介

王蒙(1934--),河北南皮人。中学时代参加革命,14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 年,因发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被划为“右”派 ^(影响极大,毛泽东五次提到,对于这个作家及其作品予以高度肯定随他指出一些问题,但是受到保护仍旧被打为右派,从北京周边,又主动规避斗争下放新疆。)^,下放新疆伊犁劳动,直到 70 年代末,才得以复出。新时期初,王蒙以一组历史创伤记忆作品重新走上文坛,主要作品 T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布礼》 (1979)

  中篇小说《布礼》可以看作是王蒙的精神自叙。主人公钟亦成有着与王蒙几乎一样的经历:少年时代就是个布尔什维克,1957 年因发表诗歌被划为右派,下放改造,在接踵而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饱受折磨屈辱直到文革结束平反。小说一方面着重展示了钟亦成(忠亦诚)在这一过程中痛苦裂变的心灵历程 ^(多次受到党组织的屈辱和迫害)^,表现了他对这段历史的深切反思;另一方面贯穿始终的,又表达了主人公对革命事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忠诚,体现出王蒙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激情 ^(历史的谅解与宽容,把后果放在非理性的荒乱时代,不怪具体个人。)^

《冬小麦自述》:野菊花谢了/我们生长起来/冰雪覆盖着大地/我们孕育着丰收

评论文章的题目是:《他在自述些什么》。对于《冬小麦自述这首诗,必须从政治斗争的全局加以分析,切不可掉以轻心,被披着羊皮的豺狼、化装成美女的毒蛇所蒙骗。“野菊花谢了”,这就是说要共产党下台,称共产党为“野”,实质上与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污蔑我们党毁灭文化遥相呼应。“我们生长起来”,则是说资产阶级顽固派即右派要上台,“我们就是章罗联盟,就是黄世仁和穆仁智,蒋介石和宋美龄,冰雪覆盖着大地”,表达了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极端阴暗、极端仇视、极端恐惧的即将灭亡的反动阶级的心理,切齿之声,清晰可闻,而且作者的影射还不限于此,“我们孕育着丰收”,其实是号召公开举行反革命叛乱。

艺术分析

  • 作品一方面表现了革命对主人公的磨难;另一方面又表现其九死不改其悔的革命热忱 ^(对于党组织的决心书,成为了文艺界的官)^;而主人公对革命的理解和宽容的姿态则更能获得读者共鸣,打动人。这些其实都是王蒙自己的精神经历和自传。
  • 在艺术上,打破传统小说平面结构,以主人公心理活动来结构作品,时空倒置、自由,采用了意识流和蒙太奇表现手法,是一篇心理现实主义作品。

茹志娟

简介

  茹志鹃(1925-1998),生于上海。3 岁时亡母,幼年随祖母做手工活为生。1944 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加入文工团。1958 年 3 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的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模仿爱情的叙事策略)曾被茅盾誉之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美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粉碎“四人帮”后,茹志鹃先后发表了《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等十多篇小说。

  • “从微笑到沉思”,艺术风格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剪辑错了的故事》获 1979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一等奖。

《剪辑做了的故事》(1979)

写作背景

  作品发表于 1979 年,是在文革结束之后出现的。有感于 50-70 年代不正常的激进的政治运动所造成的党群关系的破坏,表现了党群关系的危机,并对此进行了历史反思。这部作品标志着作家对待生活由“微笑到沉思”的艺术转变。作品开启了新时期反思文学的浪潮。

  • 蒙太奇的镜头剪辑艺术表现手法
  • 延续了《百合花》的写作思路,对于关系的书写

主要内容

  作品巧妙地从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着意剪辑了一些故事片断,来反映时代关系的变化。作者着力塑造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农民老寿,一个是干部老甘。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他们曾经生死与共,患难相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革命胜利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却不再能同甘共苦、携手前进了。

  老甘丢掉了党的优良光荣传统,脱离了现实和群众,转向了浮夸风,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自己却官运亨通。而老寿则善良、纯朴、忠厚、耿直,实事求是,为群众着想,对革命负责,不屈不挠地为维护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而斗争。

  • 对于执政者的严重警告

    • 民心、农民问题的历史历史轮回

作品主旨

  • 作品通过**老甘和老寿两人思想上的鲜明变化和对比,以及二者关系的前后变化,表现了两个历史时期党群关系的变化,并对之进行了历史反思**。
  • 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极左思潮对党群关系的危害,提出了“革命到底为什么”这样一个平实而重大的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在今天也是重要的讨论话题 )^**

艺术手法

  1、对比手法的充分运用,通过两个历史时期和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使主题得以传达。

  2、结构上,采用了**电影艺术上的蒙太奇手法**,把不同的生活片段进行组接,时序颠倒跳跃。

  3、**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作品中老寿的那恍惚的、不连贯的、自由联想的意识流动,构成了全篇的艺术线索。

  4、语言既富于现代色彩,又饱含人物个性。

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1、采用了蒙太奇和意识流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最早进行了新时期小说的现代艺术实验,推动了新时期小说文体的解放与发展。

  2、最早进行了历史反思,反思力度尖锐深刻 ^(对于党群关系的探讨)^,对 50-70 年代激进的不正常的社会运动进行了历史思考,开启了新时期反思文学的浪潮。

谌容

  谌容(1936~)当代女作家,汉族。原名谌德容。原籍四川巫山,生于湖北汉口。1957 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和翻译。后当过中学俄语教员。主要作品有《万年青》、《人到中年》、《减去十岁》《太子村的秘密》等属于**问题小说作家**。

《人到中年》 (1980)

  • 虽然使用了意识流的方法,但是是廉价的赞歌,歌颂了廉价的理想。

内容概要

  作品以一位因过度劳累而病倒的眼科大夫陆文婷病中的**幻觉表现了中年知识分子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一一工作责任重大,生活压力沉重。陆文婷是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业务精湛,任劳任怨,工作责任心强,是单位的顶梁柱。但由于文革的阻挠,她一直未能评上主任医生的职称,和同样是业务骨干的中年知识分子丈夫傅家杰一起,一家四人挤在 12 平方的小房子里,拿着五十六块半的工资。工作繁忙,孩子无人照料。特别是在单位工作时,给焦副部长看病,受到他的妻子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 ^(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打着革命的旗号行着猥琐之事)^**的百般刁难,最后终于累倒。而她的同事姜亚芬则和她的丈夫移民出国,陆文婷则在岗位上默默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中年知识分子的人生赞歌。作品对中年知识分子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

  • 池莉:中年人的生存之累

文本解读

  1、表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人生重负,引起社会对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关注。

  2、与文革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臭老九”形象相比,该作品在新时期之初,是对知识分子的正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3、较早地探讨了私人生活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很多的时候,国家集体利益是对个体私人生活的漠视和侵犯。

  4、作品采用了意识流技巧,以主人公的幻觉来结构全篇,具有现代主义文本特征。

  5、问题小说的写作思路,具有社会轰动性效果,但作家个性风格不明显,女性意识不突出。陆文婷是作为中年知识分子而不是作为女性形象出现的,文本具有局限性。

  • 理想主义具有时代性,某种程度上流于虚伪。

《美食家》(1982)

作者简介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56 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但很快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劳动改造,直到 1978 年才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和文论集《小说门外谈等。

主要内容

  作品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我”一一高小庭,从解放前到新时期初长达几十年间与食客朱自冶的交往。通过朱自冶食客生涯的几起几落,以及“我”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命运浮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在这变迁过程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其中,关于苏州美食的书写极为精彩,具有民俗和社会学价值。

  朱自冶是一个资本家少爷,别无他恶,对美食情有独钟,不但爱吃,还会吃,吃得讲究吃得有品位,是一个十足的社会寄生虫。解放前他肆意地吃,解放后不同时期他的嗜吃则受到限制,他的肚子的起伏则也成为时代政治风云的晴雨表。在食物紧张的五六十年代,他为了吃,与同为剥削阶级的地主姨太太孔碧霞苟合。而新时期到来后,随着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兴起,饮食文化受到关注,而相关专业人才却很少。在此情况下,朱自冶犹如出土文物,以美食家身份,到处给人做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而相比之下,“我”则显得落伍保守了。 对朱自冶和“我”之间的价值错位,到底该如何评价?

  • 朱自冶:地主二代,不断买房出租,最大的爱好是“吃”

    • 建国之后受到改造,财产缩水,形象从肥胖变味贫瘦(从来不劳动
    • 五六十年代为了吃,不仅参与劳动(思索良久),还成家(减少劳动)
    • 八十年代又复活了,成为人人尊敬的“美食家”

  ‍

  • 文学
    32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