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第七章 - 文学接受(2023.10.10)(2023.10.11)(2023.10.17)

本贴最后更新于 21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

文学接受的构成与作用

  • 文学接受是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和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最后一环。(先是文学消费再是文学接受)

    • 文学接受可以细分为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读者与作品的互动

  • 读者与作品的互动关系体现为作品对阅读的规范与召唤。(艾柯论“过度阐释”)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至少是哈姆雷特,读者也不会把薛宝钗和林黛玉弄混

  • 没有被接受的文学作品只是潜在的存在。它需要通过阅读获得现实性,从客观的物的存在传为审美的具体存在。

文学活动是一个过程,根据艾布莱姆斯四要素说,作家将宇宙反应到就是作品,最后就是读者的接受,没有被接受的作品只是潜在的作品,反之就是现实的作品(读者赋予作品现实的存在,反映出审美的存在)(苏联时期的抽屉文学)

  • 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含蓄性,留有空白,等读者去解释与填补。
  • 语言具有间接性,不像绘画一样展示具体的形象(“肤白貌美”的形容)

  • 海明威冰山理论,作者故意隐去一些内容

  • 瓦雷里:“我宁愿我的诗被一个人读了一千遍,也不愿被一千个人只读了一遍。”

经典的作品要反复读,每一次的收获都不同

读者与作者的交流

读者阅读离不开作者的创作,接受即读者与作者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发生情感沟通与心灵契合

当然,读者与作者往往没有直接的人身接触,他们的接触主要是通过作品

  • 网络时代使读者与作者的身份模糊,交互性增加。
  • 孟子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感情触动而写作。阅读者通过作品看到作者情感)

读者与作者的关系

联系:

  • 读者阅读离不开作者创作。
  • 读者反作用于作者。

“续集”一般是这样产生的。

区别:

  • 面对的对象不同:世界--文本;

  • 审美方式不同:情动辞发

    • 【世界(眼中之竹)--构思(胸中之竹)--语言表达(手中之竹)】--披文入情(观--品--悟)

文学接受的作用

  1. 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彰显文学品的现实价值,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创造与发现。

精神产品是金字塔的形式,越是通俗越多,越是探索越少,但是市场价值与之倒挂(文学的明显:数理化的高精尖不属于民众,而是属于政府;文学作品属于群众和读者)

  1. 读者的阅读欣赏是对作品价值的检测与输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的文学创作与生产。

20 世纪 60 年代的文学作品中,一定是中等个子,高个子反而是傻大个的形象,女性找对象是“五大员”“三大件”

20 世纪 80 年代的文学作品中,一定是高个子,这与西方是有关的

  1. 文学接受是读者进行文学欣赏、理解、满足自身审美需要的过程,对读者审美情趣培养、人格塑造、人生引导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的典型影响生活,促使我们对于自身的审视(阿 Q)

文学接受的过程

阅读准备

  1. 读者的素养,包括生活体验、文修教养、语言能力等

阅读文学作品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 接受动机(审美动机、娱乐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借鉴动机、批评动机等)

消遣也是一种动机

  1. 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尧斯提出来的。它的意思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的过程中,接受主体由于本身的先天秉赋,和后天获得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文学修养、审美经验、欣赏习惯等等,会综合形成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期待、思维定势和欣赏水平。这就是期待视野

从接受主体的角度,文学接受的期待视野可以划分为“个人期待视野”和“集体期待视野”两大类型。前者指一般的个体性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形成的期待视野。后者指在个人期待视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某种普遍性的社会共同的期待视野。

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当两者一致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的顺向相应,当两者不一致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的逆向受挫

期待视野不是衡定不变的,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期待视野变化的主要有两种因素。首先,是期待受挫其次是接受者主观因素的变化。(逆向受挫时也可以不接受,选择不改变,也可以改变,马尔克斯与卡夫卡的的作品

由此可见,期待视野总是处于不断的改变重组之中的从接受水平的角度看,这种改变与重组有可能降低期待视野的水平,但总的趋势则是促使期待视野不断提升的。随着期待视野的不断提升,读者接受文学作品的水平也就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审美感受

读者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重构作家所艺术形象,即审美感受。审美感受重在以感性审美方式进入文学。

  1. 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

    1. 读者通过文学接受,个人的日常体验上升到审美体验,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
    2. 文学审美感受的体验性要求(体认或全情投入一一虚拟体验性)
  2. 文学审美感受的独特性:通过语言形成形象。同时要克服语言负载文化与历史内涵。文学的感受和体验有着更大的创造性与自由性。

    1. 图像与心里形象是一直的,而文字所表达的形象是必须要通过转化才能形成的
    2. 在语言构成文学形象时,要克服语言的文化历史内涵,不要拘泥于概念
    3. 创造和自由需要读者的想象

文学接受的特征

文学接受的主体心理特征:虚拟体验性

文学接受需要倾情投入。看得或义愤填膺或摩拳擦掌或涕泗横流,与现实中的个人事务毫无关系,仅仅是因为我们带着感情走进了别人的人生参与了别人的人生。

这份参与感无比认真,且每个人都在心中编写好了续集,为自己钟愛的人物谋划好了出路,一旦与自己编写的续集不对路,情感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在心里捶胸顿足,甚至吃什么都不香。

总之,文学接受具有虚拟体验性。虚拟体验性类似于认真地真诚地参与别人的人生。

清代:过于投入(叙述古惑证)

  • 我们需要感情投入和沉浸式的体验,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过度投入

审美评价

  • 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意义、艺术与审美特征进行思索与评价的过程。
  • 特点:审美评价重在以理性审美方式进入文学,对文学之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作出理性判断。
  • 一般读者的审美评价(个人感受)与批评家(理性思考)的审美评价是存在区别的。

赵认为的四个阶段:

  • 把握语言
  • 形成具象
  • 感知内涵(一般读者)
  • 理解思想(批评家)

分为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 要注意区分

二度创造

  1. 二度创造的定义

二度创造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在心理层面再创造活动,是对文学作品的再认识以及在作品基础之上的新发现。

  1. 二度创造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

  • 重构文学形象(具体化与丰富)
  • 开掘深层审美意蕴

形式

  • 个体感悟
  • 人际交流
  • 学习借鉴
  • 生活追求
  1. 二度创造与文学活动的完成
  • 开放与持续的文学接受活动
  • 二度创造意味着文学活动的基本完成。
  • 但是,接受是相对的,一次接受可能只是另一次接受的开始。另一方面,从读者群的角度看,读者群是不断延续而扩大的,甚至可以超越历史而存在。如《红楼梦》的读者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作品成功、伟大的标志。当然,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作品的读者群也存在缩小与断续的可能。

二度创造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 二度创造受前人的影响
  • 二度创造的创新性

再创造或二度创造的原因

文学鉴赏为什么是一种再创造?这可以从主客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其一、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并不是完全确定的,它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许多空白和空位。

从鉴赏主体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本身就需要接受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作为这种发挥的结果,鉴赏者所获得的形象与作品所呈现的形象就不可能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由于鉴赏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等的不同,以及生活经历、文化教养、先天秉赋、情感倾向等的差异,不同的接受者接受的结果也不可能是一样的。

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接受的差异性

  • 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不同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对同一作品的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这是文学接受的差异性

    • 欧阳修喜李白而不喜杜甫:李白“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
    • 王安石喜杜甫而不喜李白:杜甫“兼人所独专”,而李白诗歌“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 歌德不喜欢雨果,托尔斯泰却正好相反。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

  • 另一方面,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接受双存在着稳定的、超越时代、民族差异的一致性,这种审美现象即文学接受的共通性。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语言把握
      形象把握
      意蕴把握
      价值评价

  1. 文学作品有规定性(语言和形象)

    1. 《红楼梦》薛宝钗的丰满和林黛玉的消瘦
  2. 读者在接受时期待视野是有一致性的

    1. 帮助自己的——好人
      损害自己的——坏人

共通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1. 共通性有条件地存在;差异性绝对存在。(赵认为二者都必须存在

  2. 共通性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是文学生命延展的动力与表现

    1. 差异性是读者丰富的个性,是审美多样性的表现
  3. 相互依存:

    1. 差异性建立于共通性之基础上,共通性现实地存在于差异性中。

    2. 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逐渐衰落。

      1. 人类精神世界的差异是各有特色的,是互相对立的,是多姿多彩的

接受中的共鸣现象

概念:

  •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 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 苏轼的悼亡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就是引起共鸣

共鸣是文学接受的高级现象,读者会产生极大的心理满足

共鸣的特征

  1. 共鸣是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在情感上的交融与激荡。(换位思维)

    1. 《红楼梦》林黛玉牡丹亭哭诗(心里满足)
    2. 《汤姆叔叔的小屋》得到南北战争废奴主义的共鸣(共鸣会是的作品得到传播和增加影响力)
  2. 在共鸣中鉴赏主体往往把自己对象化在作品之中。(进入现场)

  3. 在共鸣状态中,鉴赏主体的体悟和再创造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忘我)

3、共鸣产生的条件

  • 第一,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独特、清晰、真挚的情感。

    • 诗人林子在《给他》中写道:“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我的灵魂,我的身体。”
    • 龚自珍《题红禅室诗尾》因而写道:“不是无端悲怨生,只将阅历写成吟。可能十万珍珠字,买尽千秋儿女心。"
  • 第二,接受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情感体验与审美需要,此之谓“知音”。

    • 仰视难以有共鸣,只有敬畏;俯视更难以有共鸣,只有鄙视;陌生也难以共鸣,多是无动于衷...
  • 第三,有能让接受主体产生共鸣的适当的环境与心境。

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

何为文学经典

  • 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

    • 《红楼梦》中的诗词不是为做而做,而是符合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命运并可以推进情节发展。
  • 经典是在历史的过程中经过选择、淘汰后形成的。

    • 绝不是一人一时所作,是需要经历时间和读者的洗礼
    • 郭敬明和汪国真
  1. 必须要有创新和难度(独一性)

  2. 要有打动人的东西

    1. 鲁迅《阿 Q 正传》的精神胜利法

文学作品的优胜劣汰

  • 文学经典的出现,是读者大众意志的反映,是人民创造的历史选择的结果。

    • 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 专门家选择与推荐是经典形成的第一步。

  • 人民的认可与选择是经典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专门家认同民众不认可,经典地位会逐步丧失。
    • 读者集体认可并赋予其较长时间生命力的作品,会影响专家。
    • 重要的经典总是专家与读者共同作用的产物。****
  • 意识形态的作用不容小觑。

    • 高尔基《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 列宁(革命者):及时的重要的书
      • 反对者:主题偏离的书
      • 在近代承认其经典的范围很小,即使承认也不如《战争与和平》和《静静的顿河》
  • 伪经典现象:见上对《母亲》的叙述

  • 时间与人民,关键是人民。

文学经典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1. 对读者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富与完善

  2. 促进经典自身的进一步被接受。

    1. 卡夫卡生前没有获得大成功,其去世后出版逐渐得到认识和肯定(伯乐)

  3. 经典的形成依靠创造性的文学接受活动,而经典形成后又会对文学接受产生重要影响。二者互相推动,共同促进文学活动的演变。

    1. 卡夫卡——马尔克斯——莫言

文学经典一般品质

  1. 思想内涵上的杰出性或特异性
  2. 艺术形式上的杰出性或特异性
  3. 艺术品位上的杰出性或特异性

课后习题

1、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

从读者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上看,读者在文学接受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 读者在文学接受中尽力理解或还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另一方面,读者在文学接受中对作品意义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读者的阅读行为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参与过程。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与此同时,作品对读者的接受具有规范作用。作品是第一位的,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是第二位的。作品一般都具有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处,等待读者去解释。读者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活动,促使潜在的作品向现实的作品转化。

2、谈谈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

拥有一定文学接受能力的读者,在接受动机驱使下开始文学阅读过程,并在其间抚卷流连,体味人生悲欢,领悟生命真谛。这便是文学接受的第二个阶段一一审美感受阶段。读者在对作品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不仅是在解读语言文字的意义,更是在重构作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即通过审美理解和创造性想象,重新建构出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完全相同的
新形象。读者在重构饱含审美情感的艺术形象时,实质上已进入文学接受活动的审美感受过程。

在阅读文学作品、重构文学形象并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读者往往会进一步思索其思想艺术意义,追问作品的艺术和审美特征,并对其审美价值作出判断。这样文学接受活动就进入审美评价阶段。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相互交织,但又有所不同。审美感受是文学接受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读者主要在感性的层面对文学作品进行感知、领悟和体验,其结果是感性的文学形象的形成。审美评价则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高级阶段,读者是在前一阶段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凭借一定的尺度或标准,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等做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和评价,但往往不脱离具体的审美感受。

3、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的“二度创造”?

文学接受活动并不仅仅是对作品原义的还原,而且是在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新一轮创造性活动。二度创造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重要特点。二度创造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理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二度创造则强调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由此对作家作品的意义进行再发现,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按照二度创造的观点,文学的创造性事实上既包括作家的创造性,也包括读者的创造性。

读者二度创造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文学形象的重构和文学审美意蕴的再创造两方面。一是重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往往充满着空白和不确定点,这种不确定和空白构成了文学形象巨大的阐释空间,为审美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可能,使得文学接受活动更具创造性和自由性。在这种重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经历或阅历,对作品加以联想幻想甚至是比附,从而在头脑里再造出打上个人印记的文学形象世界。二是开掘深层的意蕴世界。在重构文学形象的基础之上,开掘、升华出深层的审美意蕴世界,是二度创造的又一内容。读者二度创造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个体感悟、人际交流、生活追求以及学习借鉴等。

经历了从作家首度创造到读者二度创造的动态过程,一次具体的文学活动便基本完成。但还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完成"只具有相对意义,只是就一次具体的接受活动而言的。更宏观地看,一次接受的完成其实又是另一次接受的起点。一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就是被不断阅读、不断发掘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经历“二度创造"的历史。

4、谈谈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

由于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二度创造,所以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对同一作品的接受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当然由于面对的是同一作品 接受时也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相同 、相通之处。这就构成了文学接受的差异性与共通性。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差异性与共通性是一对基本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由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不同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心境下对同一作品的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有时这种差异还相当大。这一现象正是文学接受过程的差异性。另

一方面,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接受又往往存在着稳定的,超越时代、地域和民族差异的一致性,这种审美现象即所谓的接受活动的共通性。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对文学语言的把握具有共通性。第二,对文学形象的把握具有共通性。第三,对文学的意蕴诠释和价值评价具有共通性。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由于文学作品的媒介符号具有确定性,每一读者面对的作品是一致的,而作者对一 切阅读有着最终的规定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的共同范围内(如同一时代、同 一国家、同一民族 、同一文化传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时尚和趣味等) ,读者的接受必定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共通性乃至共同性。然而,在这种共通性的基础上,差异性更为普遍地存在。

总之,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则是文学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是读者阅读准备同作品自身所展现的形式、内涵与价值的凝聚和融合。二者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影响,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逐渐走向衰落。

5、试论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
文学经典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重要对象,从总体上讲,经典其实也是在读者千百年的文学接受过程中生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不仅取决于其内容和表达形式对读者的适应和满足程度,而且取决于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理解、诠释、选择以及再认识、再选择的程度。

一般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涵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它是文学创作的借鉴对象,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参照标准,更是文学接受的宝贵资源。

文学经典的出现,是读者意志的反映,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一部作品的优劣高下,彰显于世还是湮没无闻,根本上还是靠历代普通读者、专业批评家的阅读和文学史家的遵选。其中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对推出文学经典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

作为集体存在的普通读者是文学阅读的主体,他们的选择是文学经典最终确立的决定性的因素。从较长的时间段来审视,普通读者在两个方面最终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命运:一是专业读者所推荐的经典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普通读者的响应和认同的话,其经典地位就会逐步丧失;二是普通读者集体认同并赋予其较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往往会反馈、影响和最终决定专业读者对经典的选择。同时,意识形态对文学经典的形成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文学是具有倾向性的艺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条件下 ,某些作品会因为表达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或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暗合而被推升为某一时代的文学经典,但如果这类作品仅具意识形态合法性而审美价值不高的话,它最终也会丧失其“经典性”。

文学经典一经形成,就会受到社会的更多推崇,从而拥有更多的读者,获得历史继承的优先性,成为被阅读和阐释的焦点,对以后的文学接受活动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文学经典的形成依靠创造性的文学接受活动,而文学经典一经形成也会对新的文学接受产生重要影响。文学接受和文学经典互相推动,共同促进着文学活动的发展。

  • 文学
    30 引用 • 4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