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九章 - 文学的历史演变(2023.10.18)(2023.10.24)

本贴最后更新于 4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物是人非

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的发生

  • 人类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劳动,劳动是艺术起源的基本原因。

劳动与文学的发生

关于原始艺术发生的两种解释

  1. 游戏说(艺术产生于自由)

    1. 康德:自由的游戏

    2. 席勒:感性冲动、形式冲动与游戏冲动】

      1. 自由
      2. 剩余精力
  2. 巫术说(原始的万物有灵的祭祀仪式中产生的)

    1. 泰勒《原始文化》
    2. 弗雷泽《金枝》:相似律与接触律

表现说

表现说也是西方现代有影响的艺术起源理论。它的提出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说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艺术的起源,把人的心理因素作为艺术产生的根源。但在对心理因素的解释上,理论家们又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情感表现说和本能表现说。

情感表现说侧重从人的心理的意识层面来解释艺术的起源。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情感表现的需要神目的之需要。

本能表现说则侧重从人的心理的潜意识。无意识的层面来解释艺术的起源。他们认为艺术就是人的梦、幻觉、生命本能等的表现。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0 世纪的法国美学家柏格森和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 弗洛伊德是个人无无意识,荣格则是集体无意识(在社会历史中积累的——作家才能表现(抓住而不是创造)(“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模仿说

这是一种最为古老的艺术起源说。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理斯多德。这种学说认为,摹仿是人的本能,艺术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的“墓仿”,他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较为系统地提出这一理论的是亚理斯多德,他在《诗学》中说:“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 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维妙维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公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这里,亚理斯多德虽然把艺术的起源归之于墓仿和快感,但他把快感的产生又归结为摹仿图像的维妙维肖,因而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摹仿。

  • 只是片面的

劳动与原始艺术的发生

  • 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

    • 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准备了生产主体。

    • 准备了生产工具。

    • 提供主体需要。

      • 劳动中产生了艺术的需求
    • 创造形式与内容的早期范型。

      • 《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劳动号子(节奏)→ 音乐、诗歌

语言、审美意识与文学的发生

劳动推动了原始艺术的发生,但劳动毕竟与专门的艺术形态尚有一定的距离。而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了语言和审美意识,则
为文学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量。

劳动对语言的作用:

  1. 劳动训练了人的发音器官和大脑思维。(“猿脑逐渐过渡到人脑”)

    1. 劳动——交流需要——语言发展
  2. 劳动的实践需要促进语言的产生

语言能力与文学的萌芽

  • 语言逐渐成熟,就开始出现文学的萌芽。

  • 文学萌芽状态的语言同音乐、舞蹈融合在一起。

    • 诗乐舞三位一体

      • 原始部落和幼儿的考查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葛天氏(远古部落首领)之乐,三人操(持)牛尾,投足(踏脚)以歌八阕(八乐章):一日“载民”颂赞负载人民之大地);二日“玄鸟”(颂赞部落图腾黑色鸟);三日“遂草木”(祝草木繁盛);四日:“奋五谷”(祝五谷丰登);五曰“敬天常”(敬畏自然之规律);六日:“建帝功”(希望通达天地般的功绩);七日:“依地德”(依循大地四时之节律);八日:“总禽兽之极”(达致天地之最高高度)。

  • 文学萌芽状态的语言以口头语言形式存在。

    • 文字的产生现在已经不可靠

      • 仓颉等等传说,但是文字绝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 现在对于原始文字描述认为文字是来源于图画的,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的需要更新的

审美意识与文学的发生

非自觉的审美意识阶段

萌芽中的审美意识与原始人的思维交融一体。这一时期审美意识还具有原始思维的那些特征,原始神话思维(非自觉的审美意识阶段的思维)的特点:

  1. 主客交融性
  • 照相抗拒与踩影子
  1. 强烈的形象性与情感性

自觉的审美意识阶段

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上的自觉以及对于文学形式的自觉。审美意识自觉对于文学发生的作用:

  1. 文学创作的自觉化选择。

  2. 审美情感的社会化。

    1. 化妆,自我的美的追求
  3. 美感特征的个性化体现。

    1. 不同作者的创作特征选择(金庸之于武侠,琼瑶之于言情)

文学的早期形态

文学早期形态形成的社会条件

原始社会的两次社会分工:

  1. 畜牧业、农业与原始渔猎活动的分离。
  2.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分工对对于社会无疑是起到促进作用

  • 商人、有闲阶层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2、从口头语言到文字作品

  • 文字具体是怎样产生的,现在很难说清楚。应该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文字的出现使早期口头文学得越来越系统的整理。

    • 早期文字作品:《诗经》
  • 文学与音乐分离,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形成。

    • 宋词本可以加入音乐,现在的诗词却不知道怎么唱

文学早期形态的标志或特征

  • 总体特征:文学与非文学杂糅
  • 具体特征:
  1. 功能杂糅

  2. 文体杂糅

    1. 文心雕龙文学观和文章观的杂糅
    2. 梁启超、王国维之后二者分离

文学的历史发展

文学发展的动力

时代变化说:

  • 刘勰: 文变染乎世变,兴废系乎时序。
  • 雨果: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

理念说

黑格尔:绝对理念在其辩证运动过程中,总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由此产生文学的不同类型。

  1. 形式大于内容

    1. 象征世代:古埃及金字塔
  2. 形式与内容和谐

    1. 古典时代:希腊文学
  3. 内容大于形式

    1. 现代文学

最后得出文学的消亡

自然节律说

  • 弗莱: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样,文学史上的喜刷、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等,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

还有结构说、传统说、精神分析说等等

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1. 文学发展和繁荣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最强大的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
  2. 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内容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学,有不同内容。

    • 消费社会的文学:高科技影响下的城市社会和城市生活
  • 形式上,物质生产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推动文学形式的演变。

  1. 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文学题材的变化,文学题材的变化促使文学形式的变化。

    1. 18、19 世纪市民阶级的生活不能用简单的悲喜剧形容,促使正剧的产生
  2. 物质生产与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演变提供条件。

    1. 电影剧本文学的产生
  3. 文学媒介对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而文学媒介的发展取决于学技术的发展。

    1. 物质角度:声音、图像、文字
    2. 感觉的角度:视觉、听觉、混合
    3. 媒介的展示需要载体:口耳、平面、立体、网络

推荐阅读:赵炎秋:《媒介的三种存在形式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发展和繁荣最深刻的根源与最强大的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动力。人类各社会历史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与其物质生产状况,总体上相互一致。文学发展“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1.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

  2.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具有不平衡性

    1. 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

      1. 史诗只在原始社会产生吃
    2.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

      1. 我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是八十年代,但是物质发展现在肯定大于八十年代

不平衡的原因:

  1. 文学发展会对物质生产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并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即文学发展有文学自身的某种内在逻辑)。
  2. 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推动,有一系列中介:1 政治状况;2 社会心理;文化变革;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

推荐阅读:赵炎秋:《生活范式与文学类型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原因再探》

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继承与创新,是文学发展的两只轮子,缺一不可。

    • 一、以继承为基础 A
    • 二、以创新为导向
    • 三、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

以继承为基础

  • 文学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 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表现在优秀文学传统对作家的影响上,也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发展上。(文学传统也是动态发展的)

    • 不断扩充的(时代在发展)
  • 在文学的发展和创新方面,还有一个横向借鉴的问题。借鉴他民族、他国度的文学。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文学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 五四新文学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 扬弃

以创新为导向

  • 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力量。

  •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

  • 习近平曾反复论述文艺创新的问题。

    文艺如何实现创新?习近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一,文艺创新来源于人民。其二、中华文化是文艺创新的土壤。其三,文艺创新的关键是文艺工作者。其四,双百方针是文艺创新的保证。

  • 时世推移,诗文代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艺,而同一时代,文艺也有差异。文艺创新,正是造成这种不同与差异,推动文艺发展、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

  •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推陈指立足当代,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出新指推陈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内容与形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和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是传统文化和文艺的简单重复和模仿,而是结合当前、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再生。(留在历史的现代作家又有多少呢)

课后习题

1、简析劳动、语言.原始恩维与文艺发生之间的关系。

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这可以从人类为何创造艺术以及怎样创,造艺术的历史中去理解。

第一,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准备了生产主体,为人类创造出从事艺术的生产主体。

第二,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准备了生产工具。

第三,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提供了主体需要。

第四,劳动为原始艺术创造了形式与内容的早期范型。

语言诞生以后,伴随着劳动实践的日益进步,人的思维更加成熟,语言得到进一步发展,便开始出现文学的语言萌芽。文学萌芽状态的语言同音乐舞蹈交融在一起,并且文学萌芽状态的语盲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存在。早期文学的语言往往表现为咒语、巫唱、说事、神话、传说等口头形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出现,文学的语言萌芽出现了,但要形成专门的语言艺术作品,还依赖于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成熟。而审美意识的成熟则经历了由非自觉阶段到自觉阶段的演变。非自觉的审美意识阶段,审美意识还具有原始思维所具有的那些特征,这可以从原始神话中较为集中地看到。自觉的审美意识阶段,原始初民逐渐形成了对文学形式的自觉。正是由于在创作手段、审美情感与美感特征三个方面,审美意识逐步从非自觉走向了自觉,并获得一种属于文学审美形式的质的规定性,文学的早期形态诞生了。

2、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在于物质生产及以之为基础的社会发展,但要看到其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突出地表现在,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总体上的平衡性和局部的不平衡性。

(1)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一定社会的文学是以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文学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2)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这是指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之间在局部也会出现不一致。马克思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① 文学艺术的繁盛时期不会同社会的一般发展程度完全一对应,而历史上也确实不乏经济落后而文艺繁荣的现象。比如,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兴盛,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成为了过去。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就是如此。再比如,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局部“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 的有两方面:其一是文学发展在受到物质生产的根本性制约的同时也会反过来对其产生一定的作用,并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其二,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对于文学发展的推动,要经过一些复杂的中介环节。在诸多中介
环节中,有四方面尤其重要:政治治乱、社会心理、文化变革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

总之,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总体上的“平衡”与局部的“不平衡”两种关系,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文学现象。物质生产或经济生活归根到底在文学发展中起着最终的支配作用,是决定文学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3、如何理解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学的历史发展,还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推进文学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学大师创作出的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学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涵着时代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文学传统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离开创新与继承中的任何一方,文学都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

当代中国文学要把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统一起来。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坚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此同时,还应当致力于在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就要求作家更加自觉地和充分地深人社会生活,观察和体验时代的风云变幻,感受人民的脉搏,体会时代精神,按照“美的规律"去大
胆开拓,勇于创新,为人民提供最新最好的精神食粮。

4、简论文学发展的动力。

文学发展和繁荣最深刻的根源与最强大的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第一,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或形态中产生的文学,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第二,物质生产及社会历史的发展推动文学形式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促进文学题材的变化,文学题材的变化要求有新的文学样式同它相适应,二是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为文学形式的演变提供了条件。(论述题需举例)

  • 文学
    33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