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50~70 年代革命历史小说(2024.3.11)

本贴最后更新于 2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50-70 年代革命历史小说发展概况

  • 革命历史小说兴盛,作家广,作品多。

    • 作者大多为革命的亲历者,有着叙说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和将革命“经典化”的愿望。
  • 史诗化的艺术追求

    • 史诗化的艺术表现:揭示历史本质、反映重大历史事实、表现重大主题、时空结构庞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等。

      • 如《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一代风流”等。
      •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主要作家作品

  • 长篇有《铜墙铁壁》(柳青)、《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程)、《铁道游击队》(知侠)、《小城春秋》(高云览)、《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红旗谱》(梁斌)、《青春之歌》(杨沫)、《战斗的青春》(雪克)、《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烈火金刚》(刘流)、《敌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三家巷》(欧阳山)、《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 短篇有《山地回忆》(孙犁)、《百合花》(茹志娟)、《黎明的河边》(峻青)、《党费》(王愿坚)、《三月雪》(萧平)等。

《保卫延安》

杜鹏程简介

  杜鹏程(1921--1991),陕西韩城人。40 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1954 年),中篇《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短篇《工地之夜》、《夜走灵宫峡》、《延安人》等,有作品集多部。

《保卫延安》的内容

《保卫延安》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一九四七年三月初,胡宗南率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延安党中央所在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作品重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艺术成就及意义

  1. 作品是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当代战争文学的开山作和里程碑。

  2. 宏大壮阔的史诗构思及权威性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

    1. 第一次真实地将国家领导人写入作品
  3. 艺术虚构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相结合。

    1. 真实人物:彭德怀 虚构人物:周大勇、李诚、王老虎
  4. 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激情。

《保卫延安》的艺术局限

  • 在塑造人物时,有过分理想化的倾向。如李诚、周大勇

  • 作者激越的情感抒发淹没了冷静、细致的情节描写。

    • 倾向性很强
  • 作品对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张扬掩盖了战争本身自在的悲剧性,削弱了战争文学对人的关怀和对战争的反思。与同时期的海明威对比,《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 战争是反人性、反人类的,是以鼓励杀人为目的的

《红旗谱》梁斌

作者简介:

  梁斌(1914-1996),河北蠡县人。20 年代后期开始参加革命运动。主要作品有《红旗谱》(1958)、《播火记》(1963)、《烽烟图》(1983)长篇外,还有长篇《翻身记事》等。

《红旗谱》的内容

  作者有着关于革命起源的叙述动机。作品生动地再现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我国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的历程。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历史性地概括了大革命前后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状况,深刻地展示了新旧历史时期中国农民斗争的不同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不断走向自觉斗争的历史进程。

主要人物:

  • 朱老巩--严老祥朱老忠--严志和
  • 大贵、春兰--运涛、江涛地主冯兰池--冯贵堂党的工作者贾湘农

主要事件

  • 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保定二师学潮斗争等
  • 在结局中弥漫着一股白色恐怖,相比于其他同时期小说更为压抑

《红旗谱》的艺术成就

  1. 朱老忠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朱老忠具有强烈鲜明的阶级爱憎、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同时又慷慨无私,重团结,重义气。从农民英雄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从自发斗争转入自觉斗争。朱老忠的道路是旧中国农民自发到自觉革命斗争道路的体现。

  • 出水才看两腿泥,为朋友两肋插刀
  1. 民族化的气魄和风格。
  • 内容上的民族化:北方农民生活的斗争和风俗,人物性格的江湖气概。
  • 形式上的民族化:古典小说情节和结构方式
  • 语言上,朴素生动,通俗易懂、民族化、群众化。以北方农民口语为基础。
  1. 史诗性的艺术追求:较长的历史跨度,宏阔的生活画面、长卷式的结构。
  2. 缺点:人物塑造的模式化和单一化,这是十七年文学的通病。

《青春之歌》杨沫

作家简介

杨沫(1914~1995)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 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 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代表作《青春之歌》,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女性精神的倒退

  • 第一任 张中行 散文家,著名学者

  • 第二任 马建民 曾任北师大校长和党委书记

  • 第三任 李蕴昌 高级化工工程师

  投影:《青春之歌》中的人物都和杨沫的真实经历有关,但是八十年代后有所转变

《青春之歌》主要内容

  主人公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胡梦安)和"花瓶"(余永泽)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同居,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养,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江华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 林道静身负两种血统,在五十到七十年代形成原罪的批判

    • 出身在地主之家,过的是贫民生活
  • 革命小说中地主往往没有生育,暗示地主阶级的终结

  • 教会女子学校:实质是家道中落的,遗老遗少的女子,一般是去学社交本领,最后成为家族的工具

  • 胡梦安:人物评价变化很大(对于国民党的态度有所转变,在五十年代倡导“丑化”的语言)

  • 余永泽:地主阶级家的少爷(“英雄救美”传统叙事模式的话现代套用)

作品主旨

  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林道静不屈服于命运,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形象地展现了"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起来,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

  林道静是作者笔下一个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作品通过她对命运,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走上革命道路找到人生归宿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形象而有力地概括了一代革命知识青年从不自觉的个人反抗到自觉地参加革命运动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由此,她成为一代青年人生奋斗的楷模和人生道路方向的引导者,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

隐含的女性主题

  林道静及其周围的那些女性的爱情、婚姻遭遇,隐含着现代女性的命运主题,但这一主题在作品中是被压抑、淡化的,被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因素来处理的。这是 50-70 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难得的含蓄的流露。

  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有所发展,但是到了 50~70 年代,文学作品不能表现女性的私人情感,而是一种政治化的抹杀性别的文本。(无心插柳柳成荫-政治-性-女性)

  • 林道静 -﹣历经艰辛,走上革命道路
  • 王晓燕﹣﹣不问政治,却被卷入其中
  • 白丽萍﹣﹣退化的知识青年,沦为交际花· 李槐英﹣﹣校花,遭受摧残,最终觉醒

关于作品的争议

  《青春之歌》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很快,便受到了批评,批评的矛头指向作者的小资产阶级写作立场。在这期间,也不乏保护性的意见,比如茅盾、魏金枝等的意见,对立的两方面力量此消彼长。1959 年,保护性的意见占上风。到了文革,作品再遭批判,直到文革结束,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

关于作品的修改

  在批评声音的干预下,作者丧失了写作主体性,陷入了不断的修改之中。1960 年的修改本,改动和删除了那些林静在"接受了革命教育以后",仍然流露的"小资产阶级感情",并增加表现林道静在深泽县与工农结合的七章,和"力图使入党后的林道静更成熟些,更坚强些"的参加和领导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这种反复的修改,内容本身与否已经没有意义,倒是这种修改本身成为了这段时期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意味深长的文学现象。

《红岩》集体写作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白公馆渣宰洞越狱出来的战士。

  出版于 1961 年 12 月,被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改编。被誉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

  • 写作小组在“文革”时期被大量应用,成为“四人帮”控制文艺的工具

江姐:革命的烈士变成了美国资本家

作品内容

  作品写的是 1948-1949 年全国解放前夕,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国民党监狱内以江姐为核心的一批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同国民党当局之间所进行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视死如归的无产阶级战斗精神。其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精神较量、关于人生观、政治立场的辩论,都强化了这部作品的"共产主义教科书"性质。

《红岩》的艺术影响

  《红岩》的集体写作对后来的文学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负性影响:创作动机的政治化,对个性化写作的排斥等,这在文革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林海雪原》曲波

曲波,(1923-),山东胶东半岛黄县人,只念过五年半小学。1938 年参加八路军。抗战胜利后,随部队进入东北作战,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老林进行剿匪战斗,《林海雪原》的生活内容即取材于此。主要作品有《林海雪原》、《山呼海啸》和《桥隆飚》。

作品内容

  作品是根据作者本人的切身经历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描绘了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战斗小分队在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中同国民党残余部队进行的英勇、机智的斗争。当时,东北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国民党正规部队已被击溃,但残余的土匪如许大马棒、座山雕、九彪、马希山、谢文东和国民党专员侯殿坤等一伙,却潜藏在深山密林中,烧杀抢掠,破坏我后方的土改工作,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军以团参谋长青年指挥员少剑波为首的三十六人的小分队,深入到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把潜藏的一股土匪武装完全歼灭,为人民除了大害。由于作品主要是依据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而写,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

作品主旨

  作品从一个崭新的领域(小分队的剿匪战斗)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塑造了一批英勇机智的人民英雄形象,讴歌了他们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即为了解放人民于水深火热中面英勇献身,并鞭挞了那群逆历史潮流而动,残酷屠杀人民又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土匪的罪恶行径。

艺术成就

  1. 笼罩作品整体的浓郁的传奇色彩。这一方面表现为题材的新颖奇特和故事情节的传奇惊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奇异神秘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2. 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独特个性特征和传刘勋苍、孙达得、栾超家等,都是身怀绝技又独具个性特征的英雄人物形象。
  3.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织,真实性和传奇色彩的有机结合,富于民族特色。
  4. 通俗小说创作的成功典范,推动了建国以来通俗小说的艺术发展,使其由通俗性向艺术性逐渐递增。如由传统的情节小说逐步上升到人物小说,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 文学
    32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