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本贴最后更新于 98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 每次大本版更新,都是提心吊胆,因为新特性总是在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已有的工作流
  • 1.2.5 最大的改动便是文件名 ID 化,这直接导致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8914 引用 • 70897 回帖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88250 4 10 赞同

    你好,是时候和大家分享一些这方面我们的设计考虑了。

    从使用角度

    思源不是文本编辑器,而是知识管理系统。如果以编辑器的方式来使用,肯定会感到别扭的。

    • 同一层级下需要支持同名文档,这样能将新建、重命名、移动等操作的同名阻断问题降低,使用起来更流畅
    • 子文档形式比文件夹形式效率更高,能够充分利用文档树的空间,从概念上也统一为文档,减少不必要的实体
    • 分享和协作不是思源现阶段的目标,现在就这样用的话是肯定不会好用的,协作大概在 v3 阶段会开始设计

    从技术实现角度

    优先考虑稳定性。

    • 通过文件实现易变数据的互操作性是一个糟糕和错误的方向,因为多个进程各自直接读写易变文件有概率会导致数据损坏。概括一点讲就是试图通过共享文件、共享内存来实现互操作性的方案都存在一致性问题,正确的方案是通过 API 进行交互,各进程内自己保证一致性
    • 使用人类可读的文本在跨系统平台时存在大小写问题,比如 Linux 上允许同时存在 SiYuansiyuan 文件,但是 Windows 上则不允许,该情况一旦发生数据就可能会被损坏

    寻求平衡

    我们一直在寻求对普通用户和对社区开发者都友好的平衡点。

    • 对普通用户尽量屏蔽底层细节,所以思源迟早要覆盖一些在文件系统上的常规操作,比如批量移动、删除文档,最终目标是用户不必关心文件结构,专注于使用
    • 对开发者而言,需要的是稳定的方案,如果某个方案可能存在某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发生

    忒修斯之船

    思源这样一直更新下去,还是当初的思源吗?

    在发布 v1.2.0 的时候我们说过,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不会轻易删除已有特性,这次变更我们觉得并没有违背这个承诺。

    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明确的产品方向和架构思路,这个产品就算做到能用也不会是个好产品。至于个性鲜明或者说思路清奇的产品能否被用户接受,这只能用市场来检验了。好产品无需推广,烂产品就算被骂死也不会有所改变。

    最后,我们作为主创团队,直接劝退用户的话不太礼貌,然后还会有人说:“你看他们,傲慢得不得了,容不得半点意见”。但这样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觉得浪费了大家的时间精力,与其忍着用,不如早点换。

    以上。

    @participants

  • programfan 2 3 赞同

    说几点看法和期望:

    1. 如果关心修改历史,但又只关心文件名,这个只能说是“叶公好龙”。我不用思源的历史功能,也不用第三方同步的历史功能,自己建了一个 git 仓库,手工管理历史,清清楚楚。只要思源维持“本地 + 文本”这种技术路线,想要修改历史有无数种办法,为什么要纠结文件名?
    2. 如果确实对 id 和文件名的对应关系有需求,在 sy 文件里面有,随便找个 json 解析工具一提取就搞定了,只是稍微费一点功夫而已。
    3. 我们作为软件的用户,要区分软件的「内部实现」和「外部接口」的边界。简单地说,思源如何组织笔记文件、如何存储笔记数据,这个是软件的内部实现,本来就是会随软件发展不断变化的。但思源将笔记「按目录和文本文件组织为本地磁盘的数据」,这是软件给用户和开发者的保证,可以预期是不会急剧变化的,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外部接口。我们搭建自己的工作流,要基于软件的「外部接口」而非「内部实现」。如果真要基于「内部实现」,就要做好持续跟随改变的准备,而不是不断给软件开发者提要求说「内部实现」变化不合理。
    4. 期望思源笔记尽快梳理出一个稳定的开发接口,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存储、查询修改等,在能给出稳定预期的地方,尽量给出稳定预期,这样大家知道什么会变,什么不变,搭建工作流和开发额外工具也就比较放心。
  • audiolabj 2 2 赞同

    深以为然!

    1. 文件名的纠结,我们实践里的理解是:习惯于一段内容在一个可见的文件里,然后以文件名看更新,以文件或文件夹移动或复制内容,习惯这样的话,文件名不用改成 ID,随便改动一些都会不好找;如果是以内容块来组织的话,移动,查找和复制都是块的内容(包括块的嵌套),习惯了这样,焦点就在内容里,而且是每个组织好的要点里(在 RemNote 里是一个 Rem),这对于知识的组织管理而言,是更顺畅的。文档名,只是应用内一个大容器块的标签管理,,如果需要文件级的交换,用导出 md 后的 pandoc 类的方法,转成 ppt 也行。
    2. 修改历史管理,我们也是用 git 来做的,而且是团队协作,十几个成员,从需求到设计到开发代码到测试,直到交付和销售支持材料,甚至开发者自己的学习笔记,都用思源做源头内容管理,3 个月时间我们用思源已经发布了两个产品都在 B 端客户进入部署阶段。git 管理协同,相对于飞书和语雀的在线历史管理,优势不仅在于可以管理到每个 commit 的每个要点,而且在于文档的发布范围,可以多分支管理,小组的 feature 开发的需求文档,和主版本分离,没啥问题。
    3. 思源的 json 格式,是我们团队选择思源并且每人购买会员的理由,不仅 ID 和标签的对应可以管理,而且节点间的关系,完全可以还原;如果改了数据库作为主存,反倒会引起我们很大担心,且不说如何用范式化 schema 适应 nosql 的定义场景,字段映射的管理,元数据和实际内容的对应查看,引用完整性的潜在风险这些坑,光是实时分享版本改动引起的数据字段结构和值域定义更新问题,就成了一个麻烦。
    4. 还是那句话,思源笔记作为知识管理工具,而不是编辑排版工具的方向,非常认同;知识图谱的 schema,就是图;比起范式化的二维表,protege 这类知识定义 rdf 工具,是和 json 这种格式具有好得多的亲和力的,而且思源支持的 graphviz,可以直接和 protege 进行转换。
    5. 同样,也是期望思源尽快梳理出稳定的开发接口,sql 查询的数据库元数据和字典文档开放程度能更好一些,便于跟进;如果有一天,思源把主存储改为封闭数据库,不再坚持“本地 + 文本格式”,也希望及时告知,恕不能够继续一路升级同行了。
    6. 思源用户圈子建立很难得,大家场景不同,需求各异,求同存异不容易,一方面让开发者协调取舍,一方面多交流,理解,分享一些不改版本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fangly 1 赞同

    正如上方反馈,面对全是 Id 数字的文件确实让很多"深度使用"需求的场景变得非常不方便,甚至变得无法实现.

    举个例子?我真没看出来哪个功能在文档名 id 化后无法实现

    有什么功能需求就说需求,别把所有问题都怪到文档名 id 化上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audiolabj 2 2 赞同

    深以为然!

    1. 文件名的纠结,我们实践里的理解是:习惯于一段内容在一个可见的文件里,然后以文件名看更新,以文件或文件夹移动或复制内容,习惯这样的话,文件名不用改成 ID,随便改动一些都会不好找;如果是以内容块来组织的话,移动,查找和复制都是块的内容(包括块的嵌套),习惯了这样,焦点就在内容里,而且是每个组织好的要点里(在 RemNote 里是一个 Rem),这对于知识的组织管理而言,是更顺畅的。文档名,只是应用内一个大容器块的标签管理,,如果需要文件级的交换,用导出 md 后的 pandoc 类的方法,转成 ppt 也行。
    2. 修改历史管理,我们也是用 git 来做的,而且是团队协作,十几个成员,从需求到设计到开发代码到测试,直到交付和销售支持材料,甚至开发者自己的学习笔记,都用思源做源头内容管理,3 个月时间我们用思源已经发布了两个产品都在 B 端客户进入部署阶段。git 管理协同,相对于飞书和语雀的在线历史管理,优势不仅在于可以管理到每个 commit 的每个要点,而且在于文档的发布范围,可以多分支管理,小组的 feature 开发的需求文档,和主版本分离,没啥问题。
    3. 思源的 json 格式,是我们团队选择思源并且每人购买会员的理由,不仅 ID 和标签的对应可以管理,而且节点间的关系,完全可以还原;如果改了数据库作为主存,反倒会引起我们很大担心,且不说如何用范式化 schema 适应 nosql 的定义场景,字段映射的管理,元数据和实际内容的对应查看,引用完整性的潜在风险这些坑,光是实时分享版本改动引起的数据字段结构和值域定义更新问题,就成了一个麻烦。
    4. 还是那句话,思源笔记作为知识管理工具,而不是编辑排版工具的方向,非常认同;知识图谱的 schema,就是图;比起范式化的二维表,protege 这类知识定义 rdf 工具,是和 json 这种格式具有好得多的亲和力的,而且思源支持的 graphviz,可以直接和 protege 进行转换。
    5. 同样,也是期望思源尽快梳理出稳定的开发接口,sql 查询的数据库元数据和字典文档开放程度能更好一些,便于跟进;如果有一天,思源把主存储改为封闭数据库,不再坚持“本地 + 文本格式”,也希望及时告知,恕不能够继续一路升级同行了。
    6. 思源用户圈子建立很难得,大家场景不同,需求各异,求同存异不容易,一方面让开发者协调取舍,一方面多交流,理解,分享一些不改版本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 88250 4 10 赞同 2 评论

    你好,是时候和大家分享一些这方面我们的设计考虑了。

    从使用角度

    思源不是文本编辑器,而是知识管理系统。如果以编辑器的方式来使用,肯定会感到别扭的。

    • 同一层级下需要支持同名文档,这样能将新建、重命名、移动等操作的同名阻断问题降低,使用起来更流畅
    • 子文档形式比文件夹形式效率更高,能够充分利用文档树的空间,从概念上也统一为文档,减少不必要的实体
    • 分享和协作不是思源现阶段的目标,现在就这样用的话是肯定不会好用的,协作大概在 v3 阶段会开始设计

    从技术实现角度

    优先考虑稳定性。

    • 通过文件实现易变数据的互操作性是一个糟糕和错误的方向,因为多个进程各自直接读写易变文件有概率会导致数据损坏。概括一点讲就是试图通过共享文件、共享内存来实现互操作性的方案都存在一致性问题,正确的方案是通过 API 进行交互,各进程内自己保证一致性
    • 使用人类可读的文本在跨系统平台时存在大小写问题,比如 Linux 上允许同时存在 SiYuansiyuan 文件,但是 Windows 上则不允许,该情况一旦发生数据就可能会被损坏

    寻求平衡

    我们一直在寻求对普通用户和对社区开发者都友好的平衡点。

    • 对普通用户尽量屏蔽底层细节,所以思源迟早要覆盖一些在文件系统上的常规操作,比如批量移动、删除文档,最终目标是用户不必关心文件结构,专注于使用
    • 对开发者而言,需要的是稳定的方案,如果某个方案可能存在某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发生

    忒修斯之船

    思源这样一直更新下去,还是当初的思源吗?

    在发布 v1.2.0 的时候我们说过,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不会轻易删除已有特性,这次变更我们觉得并没有违背这个承诺。

    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明确的产品方向和架构思路,这个产品就算做到能用也不会是个好产品。至于个性鲜明或者说思路清奇的产品能否被用户接受,这只能用市场来检验了。好产品无需推广,烂产品就算被骂死也不会有所改变。

    最后,我们作为主创团队,直接劝退用户的话不太礼貌,然后还会有人说:“你看他们,傲慢得不得了,容不得半点意见”。但这样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觉得浪费了大家的时间精力,与其忍着用,不如早点换。

    以上。

    @participants

    5 回复
    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次更新都是很好用的,所以 D 大不要担心啦
    haojiao
    我觉得很好用的啦
    haojiao
    1. 其实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的,每次大版本更新,我也是提心吊胆。最近几次的版本的改动还是挺大的,1.2.5 我第一次迁移就直接把数据丢失了,幸好有备份,通过回到老版本还原数据再重新安装才搞定。之前还在工作群里推荐过思源,后来主动说明思源的不稳定性问题,避免别人上车结果把人坑了。不是忠实粉丝,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
    2. 文件名 ID 的最大问题,除了资源管理器外,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就直接无法看了。我平时公司和家两台电脑,每天都需要使用到同步功能,原先就打开同步盘看下最新同步的文件名,现在基本上实现不了这点了。思源的同步功能尝试过,中间爆出来好多次连不到服务器,直接弃用了。
    3. 关于子文档,到底有啥好处?什么场景下有用?这方面在更新说明中完全没有体现,说实在话,我现在都不知道子文档的用处是啥?有大佬能指导一下嘛。
    1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Oracle

    Oracle(甲骨文)公司,全称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1989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3 年,甲骨文已超越 IBM,成为继 Microsoft 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103 引用 • 126 回帖 • 446 关注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604 关注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28 引用 • 1184 回帖 • 1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86 关注
  • Spark

    Spark 是 UC Berkeley AMP lab 所开源的类 Hadoop MapReduce 的通用并行框架。Spark 拥有 Hadoop MapReduce 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 MapReduce 的是 Job 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 HDFS,因此 Spark 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 MapReduce 的算法。

    74 引用 • 46 回帖 • 548 关注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7 引用 • 1741 回帖 • 2 关注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1 关注
  • 旅游

    希望你我能在旅途中找到人生的下一站。

    85 引用 • 895 回帖
  • OpenShift

    红帽提供的 PaaS 云,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框架、存储选择。

    14 引用 • 20 回帖 • 606 关注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遵循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

    31 引用 • 94 回帖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189 引用 • 813 回帖 • 1 关注
  • 域名

    域名(Domain Name),简称域名、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 Internet 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43 引用 • 208 回帖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0 回帖 • 462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4 引用 • 7 回帖
  • Sandbox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371 引用 • 1217 回帖 • 583 关注
  • 大疆创新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 DJI),成立于 2006 年,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通过持续的创新,大疆致力于为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智能飞控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引用 • 14 回帖 • 3 关注
  • gRpc
    10 引用 • 8 回帖 • 54 关注
  • 自由行
    2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B3log

    B3log 是一个开源组织,名字来源于“Bulletin Board Blog”缩写,目标是将独立博客与论坛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详细请看 B3log 构思。目前 B3log 已经开源了多款产品:SymSoloVditor思源笔记

    1083 引用 • 3461 回帖 • 284 关注
  • Git

    Git 是 Linux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205 引用 • 357 回帖
  •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192 引用 • 291 回帖 • 443 关注
  • LeetCode

    LeetCode(力扣)是一个全球极客挚爱的高质量技术成长平台,想要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从这里开始,充足技术干货等你来啃,轻松拿下 Dream Offer!

    209 引用 • 72 回帖
  • MySQL

    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 MySQL AB 公司开发,目前属于 Oracle 公司。MySQL 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675 引用 • 535 回帖 • 2 关注
  • OnlyOffice
    4 引用 • 18 关注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8 引用 • 268 回帖 • 19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