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笔记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本贴最后更新于 6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数字笔记软件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粗略地总结一下,数字笔记(相对传统纸质)具有以上 3 点优势:

  1. 输入效率高;也很容易再编辑 (相对于手写), 修改, 重新组织
  2. 极易检索、取回
  3. 灵活、创新的笔记方法

笔记编辑器设计主要影响第 1 点。即一个笔记软件的编辑器好不好用,影响输入、修改、重组织的效率。

笔记管理能力,如目录、大纲、结构、链接、搜索、索引实现的是第 2 点。

后面第 3 点主要在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

这三个的效率提升效率基本上是乘法关系。如果你在 3 点上都比对手达到 10 倍的效率,那你可以总共达到 10x10x10 = 1000 倍效率提高,非常可怕。当然,这个数字不绝对,只用于说明概念。当然,如果对 10 这个数字不认同,都换成 2 基本成立。我认为每个单项的差距可以达到 10 倍。我后面以 10 倍为例说明。

现在,数字笔记相对手写笔记,输入方面效率提高了应该有 10 倍。

搜索 engine、数据库技术也应该将信息的检索效率提高了 10 倍以上(个人猜测有 1000 倍)。但个人笔记内容的检索一般远没有达到这个指标。

再接下来,第 3 点就是当前讨论的比较热乎的“方法论”,不过很少有能达到 10 倍效率的。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信赖使用者。因为很可能大家都是用的相同(差不多的)的工具,但别人总的效率比你高得多。例如,卢曼 使用的是传统纸质笔记,但他的效率也比你高几个个数量级,就是方法论。


总结完了,那么,哪个地方最有可能是别人帮我们提高效率的呢?对,就是不用自己努力,笔记软件就可以帮我们做好,我们付钱就可以了的那个因素是什么? 显然是第 2 点。

印象笔记的收藏做得可以,但编辑器不好用:输入效率低,组织不方便,搜索不好用,所以明显被别人甩出了塞道,差了两个数量级。

语雀笔记输入与组织还可以,但搜索就是个渣渣,简直是负分。用语雀的朋友们要小心了,总体效率因为这一点效率低 1 个数量级。

思源笔记呢,编辑器这块没问题,组织管理也没有问题。检索呢?很久没用了,不知道进步了没有,以及是笔记多了,搜索不到想要的,被那个搜索结果小窗口压缩得难受。我觉得思源笔记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信息检索上。双链可能可能可以减轻这一问题,也可以在当前帮思源吸引到新用户。但这只是极不稳定的短暂现象,最终双链一定会退去热度。在所有笔记软件最终都能实现差不多的能力的情况下,稳定用户最看重的肯定是效率问题。

正是因为对笔记(搜索)效率的极度追求,我开始寻求自定义的组装笔记本。有哪个搜索工具能像 google 那样,将你最需要的内容在 1 秒钟之内找回来,那它就是王者!既然谷哥可以做到,那么数据量小得多的个人笔记肯定也很容易做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这们的本地搜索,它很聪明,懂权重和排序,理解主人的意思。

当有了这种能力之后,其它的管理管理能力反而不重要了,什么目录、排序、tag 关键词、双链,不都被秒成渣吗?当然,我们如果给谷歌这个搜索引擎装上这些能力也不是坏事。如何装配,那就体现不同人的工作特点了,应该没有固定方法。

不会有人读了这篇贴子后,会疯狂到把本地搜索引擎直接应用到思源笔记上来的吧?我感觉最有可能把这个问是做做的应该是思源本身,因为思源笔记有许多原数据,天然支持自定义的极速高精度搜索。如果语雀哪天实现了这一点,那就是在第 2 条上高出对手一个数量级的能力哦。(今天我也不是来提功能需求的,只是希望大家都有好的笔记软件用。我是真的用上了本地搜索,不等思源了)

以上,献给正在狂热探索笔记软件用户们。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7TFTTivV1ZeykKAcW38p 1 1 赞同

    在我看来,tag 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在文件树上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文件树的结构。我个人的 blog 里有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类:tag 和 category,前者基于内容对文章进行分类,后者基于文章的结构/形式对文章进行分类。而双链则是为了开辟专门用于写作的空间,利用双向链接将内容链接到它该去的地方。

    如果笔记软件仅仅依赖于搜索,这意味着这个软件内的笔记的结构仅存在于笔记的拥有者的大脑中,并且可能还会因为缺乏文件树这种表现形式而有超长的目录;或者利用软件对笔记进行整理,但是整理的结果以及整理的逻辑对人类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的,那么这样照样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内容的呈现需要依赖于搜索的话,也同样要求这软件的使用者至少记住内容中出现的一个词汇,笔记的整体内容和写作形式却对搜索没有任何用处——这样的软件大概率没法使用。但是如果能够支持对笔记的整体内容和写作形式,那么这必然意味着存在一个 AI 对笔记不断分析,那么功耗又会成为一个问题,我想没有人愿意记个笔记还要动用 cuda 吧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buzzingbee
    作者

    我也感觉是这样,毕竟这类工具顶着一个好听的名字(学习),实际上给了大家一个极好玩的玩具(折腾)。

  • capgrey

    我选择了 Notion,因为学生能用 Pro

  • PJunQuey

    我的话单纯的就是不想消停 😂

    1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7 引用 • 1347 回帖 • 2 关注
  • 微信

    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30 引用 • 793 回帖
  • Vue.js

    Vue.js(读音 /vju ː/,类似于 view)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 Web 界面库。Vue.js 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 API 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

    262 引用 • 664 回帖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7 关注
  • Mac

    Mac 是苹果公司自 1984 年起以“Macintosh”开始开发的个人消费型计算机,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 等计算机。

    164 引用 • 594 回帖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OpenShift

    红帽提供的 PaaS 云,支持多种编程语言,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框架、存储选择。

    14 引用 • 20 回帖 • 606 关注
  • ZeroNet

    ZeroNet 是一个基于比特币加密技术和 BT 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开放开源的网络和交流系统。

    1 引用 • 21 回帖 • 609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文档地址:sillot.db.sc.cn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3. ⚠️ 汐洛绞架基于思源笔记,开发者尽最大努力与思源笔记保持兼容,但无法实现 100% 兼容
    29 引用 • 25 回帖 • 53 关注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5 引用 • 62 回帖
  •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192 引用 • 291 回帖 • 430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链滴

    链滴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

    记录生活,连接点滴

    143 引用 • 3752 回帖
  • 房星科技

    房星网,我们不和没有钱的程序员谈理想,我们要让程序员又有理想又有钱。我们有雄厚的房地产行业线下资源,遍布昆明全城的 100 家门店、四千地产经纪人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6 引用 • 141 回帖 • 566 关注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1 关注
  • HBase

    HBase 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该技术来源于 Fay Chang 所撰写的 Google 论文 “Bigtable:一个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就像 Bigtable 利用了 Google 文件系统所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一样,HBase 在 Hadoop 之上提供了类似于 Bigtable 的能力。

    17 引用 • 6 回帖 • 61 关注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69 引用 • 190 回帖 • 474 关注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遵循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

    31 引用 • 94 回帖 • 1 关注
  • 京东

    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 B2C 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 56.3%。2014 年 5 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14 引用 • 102 回帖 • 403 关注
  •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4 引用 • 18 回帖 • 609 关注
  • Mobi.css

    Mobi.css is a lightweight, flexible CSS framework that focus on mobile.

    1 引用 • 6 回帖 • 714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4 引用 • 7 回帖 • 5 关注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2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0156 引用 • 77717 回帖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5 引用 • 258 回帖 • 632 关注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441 关注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10 引用 • 88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