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2022-12-19 21:14懂的都懂
不敢面对实际问题
读写能力差,水平又不行
讲了道理,却又听不懂
最后只好“如网上很多平台说的那样…”
从平台层面进行整体污蔑了
说什么话,麻烦请摸着自己得良心
-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2022-12-19 02:00用 A 软件就好好用 A 软件
不要非得把 B 的主要特性提议给 A
非要如此,更建议给 B 提议增加 A 的特性
软件有 Bug,个人有需求,没什么问题,毕竟是社区共建
但挑战“共识”就需要有足够深厚的积累
就像卡尔萨根所说“超乎寻常的论断,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
-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2022-12-19 01:44既然使用笔记软件了,还写了这么一大堆
说明是有读写能力的,没错读写是分“读”和“写”的
之前的帖子都可以再读一遍的,里面也有详细讨论和解释
读懂别人的观点之后,再来发表观点,才有延申讨论的增量价值
就像我,引用一段,解释一段的形式
这贴明明没什么深入谈论的价值,那为什么我非要说这么多呢
我今晚比较闲
正好碰见个锻炼读写能力的机会
感谢您的文本
-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2022-12-19 01:35-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对三方工具的友好性,和便利没关系,便利也可以是在自己体系内的“功能自恰”
- 在单一软件内,相对效率才能更高,更换软件容易打断心流体验,得不偿失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没有看到过“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请列明出处,或者详细阐述这个观点
- 像什么“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更像是主观臆断,欢迎继续详细表达自己的观点
- 现在的思源还是在本地为主,上条评论已经有所阐述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哪里没有自由度了,是不让你用了,还是不让你回来了
- 文档 ID 化在那次知后就都是 ID 了,什么叫“一直在收紧自由度”,请把后续收紧自由度的措施列出来
- 思源是个开源软件,全开源的软件,开源的
- 什么叫方向正常?本地 Markdown 么,不要不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就说“别人的方法一言难尽”
- 那么“怎么收紧不一言难尽”可以详细阐述下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到底多少用户是关心“文件名”还坚持用 “ID 化”,还是坚持到现在的,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哈哈哈,推荐发个帖子统计下
- 再说一次看看用户文档吧,有协作需求,请用在线笔记,不要跟你看重的“本地化”笔记来较真,南辕为何北辙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 没有
- ID 化是计算机发着这些年最重要的发明,不然“数据库”就不会存在,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
- 如果你能有完美方案,或者更好的方案,欢迎推荐
- 如果有,我觉得这值得一个“图灵奖”
作者:dwe3030
链接: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2022-12-19 01:11-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思源没有承诺要对别的软件具有可读性
- 对别的软件不可读反而是软件市场的大多数
- 实在想用 .md 可以 Obsidian,Logseq,typora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请精确描述什么叫“空气”
- 是文件没了,还是看不到,还是被污染了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要分享可以导出 Markdown 文件夹
- 想要在线分享,说明文档里有推荐别家的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什么叫日志的可读性,日志本就是专业性的,日志也是有隐私需求的
- 文件级别版本恢复困难,是软件功能不够完善,跟更换格式关系不大
- 思源当前的确有那么些问题,但请不要否定未来的努力
- 板凳有板凳的好,够用就行,没必要和扁担比长短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2022-12-19 01:00文件(夹)名称 ID 化,也还都在本地
所以没有“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正常理解的“本地化”就是文件在本地
非要广义到“很多软件都可编辑”“可读性”“资源管理器空气”“拷贝分享困难”,那也太广了
-
【优化建议】文档标题“引用数”展开时应该符合反链展示逻辑
2022-12-15 01:53改进块引计数浮窗显示逻辑 · Issue #6853 · siyuan-note/siyuan
原来很久前就有人提了,使用进度终于能看到大佬们的尾灯了 😂
-
关于反链面板增加“展开”功能的提议
2022-12-12 19:06我去看了这个帖子
- 这是基础体验,希望官方可以优化
- 一键展开,担心导致卡顿,所以建议分页处理
- 自己改动 theme.js,更新主题就会被覆盖
- 改动代码是极客行为,不符合思源走向大众的目标
-
做的挺好看的,不怎么实用
2022-12-01 23:57- 用搜索,用 MoC 管理
- 思源侧重于知识管理,不是 Markdown 排版,也不是文本编辑器
- 不强提醒,也会有小白抱怨提醒不及时
- 换了不同主题还能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