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删除了某篇笔记,相应的本地文件和附件会被删除么?
2022-09-11 01:22像这种问题,可以亲自新建个文档,实验以下的
而且发帖-看帖的时间成本也是高于自己实验的时间成本
发帖等待回帖也容易额外侵占自己的心智资源
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
思源什么时候可以做一个内置的思维导图?
2022-09-11 01:18专门的事情建议交给专业的事情,再就是大部分内置导图的使用场景都可以用列表代替的
这也就是有写主题能将多级列表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原因
然后超过以上的场景的就建议用专业的思维导图工具了
-
关于建议“数据历史分页功能”尽早提上开发日程的讨论
2022-08-29 01:58 -
关于建议“数据历史分页功能”尽早提上开发日程的讨论
2022-08-29 01:49介于这篇帖子已经在“近期热议”逗留很久,有必要更新下进度
当然是好消息,这个功能终于提上日程,即将在 2.1.11 版实现
数据历史文档和资源文件支持分页和搜索 · Issue #4901 · siyuan-note/siyuan
毕竟在这之前,已经提过这篇帖子了找不到两天前的历史记录
我主观上愿意相信,这功能的提前上线
跟我厚着脸皮,坚持不懈,不辞辛劳的提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甚至在实现思路上,也感觉,跟自己评论的“当个单独索引的内部笔记本”有着惊人重合度
不转行去干产品经理真是可惜了
-
关于我们犯过的错和道歉
2022-08-25 17:54半年前前,网上搜思源相关内容,机缘巧合知道了这些事情
我当时就问自己,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如何看待社区,如何看待思源等等的
没有想出结果
后来我想起自己也犯过的那些错,那些让自己辗转反侧的错误…
-
关于建议“数据历史分页功能”尽早提上开发日程的讨论
2022-08-23 00:35说实话,还是有些难过的
如果说开发时间太长,开发资源耗费过大,有些点比较麻烦,需要时间,都会表示十分理解,也不是不能等
甚至列到长期开发计划,也好有个期盼
还是希望对这个事情再慎重考虑以下的
甚至换个思路,换种形式,曲线拯救下都未尝不可,还是那句话时间不是问题
突然想到个点,能否把历史记录当个单独索引的内部笔记本呢?这样的话
- 解决可以搜索的问题
- 同一文档的不同版本在子文件夹下,用时间戳进行区分
- 可以用所见即所得的形式展示
- 全加载,不用分页,像笔记本一样展开
-
真的这同步就能认真点吗?(真的想骂人)
2022-08-22 16:28我之前也是这样啊
所以我现在反思
体谅开发者的辛苦,自己总结“非正常使用”经验,防止数据被覆盖,被丢失
在付费云服务情况下,自己研究文件同步,给自己数据安全加码
出了很多次问题发帖,明明很气愤,语气却“温和而中庸”甚至带着些许调侃
错误的将一些“性命攸关”的严重问题,让人误以为“不痛不痒”
-
真的这同步就能认真点吗?(真的想骂人)
2022-08-22 16:15我不同意这个看法
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了,遗憾是我之前就是这样
我之前已经发过好几个帖子反应文件恢复的问题,为何直到今天问题爆成这样,才改善?
在我好多次丢失文件,发帖反馈,并没有明显改进措施的情况下,依然“同理心”泛滥,抑制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
所以或多或少“间接”导致“惨剧”延续到楼主的使用中
再“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
忍不住 - 发个新帖子【为什么把红圈的功能入口隐藏?需要移动到鼠标到位置驻停才显示?】- 请投票
2022-08-11 03:12再就是当前触发显示的面积是整个“文档树”区域
而不是上面的一小条,问题不大的
所以,我依旧支持隐藏的
-
忍不住 - 发个新帖子【为什么把红圈的功能入口隐藏?需要移动到鼠标到位置驻停才显示?】- 请投票
2022-08-11 03:00这个功能我之前提过加快捷键的需求
已经实现了,我现在用的,也是推荐的用 Alt + F1
默认没有,在快捷键设置里面有的
所以我投了“支持隐藏”
-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2022-08-11 01:53要说先进呢直接存数据库就好,何必瞎折腾存什么物理文档。既然存在,那必然是有道理的。存数据库是方便,但跨平台同步怎么办?数据库的合并可不像文档合并那么简单,离线同步也不可能用中心化的数据库来处理,否则网络不通冲突依然存在,当然,解决方案很多,想要解决你的先进数据存储问题有很多优秀的方案可用。但为啥非得存 MD 文件?因为有地方要用啊,具体怎么用你也不用问,总之是有这个需求,无论是对接第三方系统还是个人笔记管理,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导出固然也可以,但费事。简而言之就是想偷懒,编辑完就完了多好,还得导出解压放到指定位置去,这就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我提这个也仅是基于使用不便来提,然后延伸出一堆问题,说了那么多我也不想再说了。思源要做成啥样我管不着,就提点看法。有无道理两说,总之我的需求只是好好管理我的 MD 文档,而不是管理所谓的知识或是笔记。这些在 MD 文档里就包含了,不需要软件替我思考该怎么管理内容,然后强制我按照这种思路去管理我的内容,即便这种方法确实很先进,但也意味着繁复,结果未必高效。
作者:shileiye
链接: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思源是有数据库的,“重建索引”只得就是数据库
有物理文档,是为了和数据库形成优势互补,物理文件偏重于个人备份,数据库偏重于检索功能
并不是什么事都“存在即道理”,新冠还传播着,有道理吗?非洲还有饿死的人,有道理吗?
多看看官方帮助文档就会知道,思源跨平台同步用的是加密后的文本就行同步的,跟数据库没关系
不需要软件替我思考该怎么管理内容,然后强制我按照这种思路去管理我的内容,即便这种方法确实很先进,但也意味着繁复,结果未必高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2022-08-11 01:37如果思源不是基于 MD 我可能用都不会用,用思源本质上就是基于 MD 写作,思源要另立标准那也无所谓,再找另外的 MD 编辑器就是。是的,目前来说我只是把思源当作 MD 编辑器在使用,用它做知识管理是有风险的,不是诅咒哈,但我从不相信有啥万年不腐的软件,假使有一天思源不再更新了,那么思源独有的数据格式迁移起来就麻烦了,最明确的文件夹 + 文件本体的物理存放 MD 文档是最稳妥的方式,思源的逻辑分类实话说迁移起来比较费事,文档结构里每个分类都一个多余的 MD 文档不说,批量导出也不含资源,只能一个大分类一个大分类的导出,确实麻烦,不是我对思源没信心,只是见惯了跑路和毁前途的软件,用之前都得考虑好结局,这是底线,也是不想受制的考量。你可以说我格局小,但真不想也不愿在一棵树上吊死。
作者:shileiye
链接: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思源没有另立“标准”,内部封装形式本质就和用户所解耦的,就是用火星文写也没关系
在用户侧来说就是“MD 语法写,MD 文件导入,MD 语法导出”
凡是都是有风险的,我理解楼主的担忧,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谈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引申到这里,显然就是:不量化风险大小就说风险是不够严谨和轻佻的
此处思源的核心优势就是“开源”了,相信楼主肯定会在仔细读过楼上已经有别的朋友评论过的
哦对,再提一嘴什么是开源。
开源就是这些源码是公布的,有效的,所有人都可以看、下载、修改和编译的,你自己可以在约定的规则下编译、修改和使用的。
那么之所以 D 大和 V 大哪怕把项目删了,都无所谓,就是代码是完全公开的,这个项目不是像 QQ、WX、Word、WPS 那种私有的,代码完全不公开,这几个公司没了这软件就不能用的。而 Siyuan 你完全可以自己编译,或者用 Github 编译,都是你的自由。你也可以感觉 Siyuan 那里写的不好,不随你的心意,只要 Fork 一下,你就有一份随便你使用的 Siyuan 代码,随便改。
Siyuan 自带的同步是官方同步,但这个文件夹就在我本地,我随时都可以访问,明文存储,我想备份到哪都可以,我就是直接备份到我的 Github 私有项目。我这两年都来来回回重装十几次系统了,Linux、Windows、MacOS 都用过,Linux 发行版我都用过五六个,要么直接复制粘贴,要么直接 git pull 一下,都没有一点影响 Siyuan。
所以,支持开源,相信开源。
作者:GuangDai
链接: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 GuangDai 的回帖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以及再自行细心搜索“开源意味着什么”后
真正的理解“使用思源的风险到底有多低”
要是还不理解的话,楼主可以去把 D 的帖子搜出来,看看
算了,我人好,怕楼主麻烦,已经找到了 思源笔记缘起 - 链滴
数据可以完全离线以后,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软件生命周期。
没有任何软件开发团队能保证软件能够持续可用,从开发团队来说,发生软件终止维护的可能性太多了,比如:经费不足、研发目标转移或者遇到不可抗力(比如开发人员突然离世)。
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解决软件停更造成的不可迁移,那就是 开源 。如果软件有足够价值且是完整开源的,即使主创团队无法继续维护了,其他开发者也能接过重任。从开发团队实际情况出发,完全开源是比较难办到的,虽然开源商业化模式在很多项目上已经大获成功,但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适合这样做或者说需要等待适合的时机。
作者:88250
链接: 思源笔记缘起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虽然看完这篇“缘起”的帖子相信楼主已经可以进一步理解思源的部分情况
但还是说以下万一地球毁灭,没人接手思源,应该怎么办吧
- 不要折腾思源的 .sy 源文件
- 直接导出 MD 文件包
- 找到支持 MD 导入的软件,导入
要是还不行的话,思源的数据解析器也是开源的,楼主“不过是”改改解析器 .sy 文件想怎么导出就怎么导出,什么 Word,富文本,自己开发套笔记都可以
有人说“历史虽然不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
但也有人说“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走势”
文档结构里每个分类都一个多余的 MD 文档不说,批量导出也不含资源,只能一个大分类一个大分类的导出
我刚才试了,通过软件导出 Markdown 的形式都是可以的,所以我并不清楚楼主为什么这么说,我不相信楼主不自己试试就冒出来这句话,应该是我理解有误吧,希望楼主有时间的话可以进一步描述这个场景的不合理之处
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带头提开发需求,再不行就在社区开投票贴,再不行就磨开发者,直到满足需求为止,这当然不是说服楼主转投思源,毕竟这是个开放的社区,您的建议或许可以方便的更多的用户
说到这里,希望楼主用的不是 ob ,毕竟 ob 连开源软件都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说 ob 很有可能就死在思源前面了,谈何“超越”呢
-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2022-08-11 00:53所谓生态就是围绕一个关键因素建立的应用关联,你只看到了笔记一个场景,却忽略了整个大环境,目前 MD 文档正在成为富文本外的第二选择,许多应用系统集成了 MD 文档的直接应用,比如一些博客系统、一些文档管理系统、一些办公系统、一些信息发布系统、一些阅读系统、一些 IDE 开发工具等等,更不用说让 MD 源远流长的 Git 代码库了。你想到的只是满足个人写笔记,却没看到那些 MD 正在肆虐的地方,符合标准的 MD 文档正在成为主流。而原因,正是因为它的简洁与复杂,不矛盾,用简洁的语法实现复杂的效果,这就是 MD 的魅力,而你居然把它的优势看成一种劣势,着实有些以己度人。论复杂,请问你为啥不用富文本、HTML 写笔记?
作者:shileiye
链接: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MD 语法”和 “MD 文档”并不能相提并论
我相信 “MD 语法”正在成为富文本外的第二选择
不认可“MD 文档”正在成为…
“MD 肆虐的地方”与思源可以完美融入,因为开发者本身就是 MD 开发专家,支持最标准的 MD 规范
在就像之前已经说过的,MD 简洁是排版的魅力,不是知识管理的魅力
在知识管理和笔记软件的角度来看 MD 就是一种劣势
“论复杂度”并不代表“MD 简单不能用,json 复杂而可以用”,意思是“当前知识管理的场景下,MD 简单到不能用”
-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2022-08-11 00:40诉求不过是另外自动保存一份 MD 文档,而非导出。其他问题不过是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个诉求的本质就基本等于“不可解”的,不能用一种类似“世上无绝对”的逻辑,假设时间无限,开发资源无限的前提,来说这事是可以做的。即使在可见范围内,这个问题都不可解,不可解的原因在之前已经罗列过了
这句话用了两个“不过是…”,这是一种十分轻佻的表达形式,虽然相信楼主本意可能并非如此,但依旧像之前已经指出过的“理解不了这件事件背后的复杂性”一样的问题
-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2022-08-10 16:49以下是我个人主观认为
Markdown 是就是排版为主的,用 Markdown 做存储的只是在笔记软件探索阶段的一种阶段性尝试,ob 等软件的继续沿用,更多是一种“路径依赖”,既然是路径以来,就不能说明 Markdown 做存储的先进性